收到逾期催款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真假,避免被套路反咬一口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一震,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尾号****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赶紧翻账单——可自己明明按时还了...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一条‘贷款逾期警告’短信,说再不还款就要起诉我、上征信,吓得我差点转账!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说实话,这类短信现在太常见了,有人一看就懵了,生怕影响信用记录,赶紧打电话过去问,结果越问越乱,甚至被一步步诱导进了诈骗陷阱,今天咱们不绕弯子,直接上干货——怎么识别真假逾期警告?收到这类信息该怎么办?法律上你又有哪些权利和保护?一篇讲透,让你心里有底,不慌不乱。
你有没有发现,这类短信往往用词特别吓人?
“【XX金融】您尾号****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于今日17:00前还款至指定账户,否则将上报央行征信并启动司法程序!”
听着是不是挺唬人?但越是这种“倒计时+恐吓式”语气,越要警惕!
真正的金融机构发通知,不会用感叹号刷屏,也不会只发短信不打电话或寄书面函件,正规贷款机构在催收前,必须履行一系列法定程序,
而那些伪造短信,通常有这几个“破绽”:
记住一句话:凡是催你还钱却不让你查证的,都是耍流氓。
别急着还钱,也别直接删掉,按下面三步来,稳准狠地处理:
第一步:查证来源
打开手机银行APP或登录贷款平台官网,查看自己的还款状态,如果系统显示正常还款中,那这条短信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
第二步:反向验证
拨打该金融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不是短信里的号码!),提供你的身份信息和贷款合同号,请他们核实是否真有逾期,注意:一定要通过官网查号码,别信短信附带的“客服热线”。
第三步:保留证据,及时举报
如果是假短信,立刻截图保存,并通过以下方式举报:
这些信息对打击电信诈骗非常重要,别嫌麻烦。
去年年底,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某消费金融公司”的逾期提醒,称她一笔3万元的贷款已逾期7天,若不立即还款将“移交公安立案”,短信里还附了一个链接,写着“点击查询详细账单”。
李女士确实几年前办过类似贷款,虽然后来结清了,但看到短信还是心虚,她点开链接后,页面和正规App界面几乎一模一样,输入身份证和银行卡后,系统提示需缴纳“滞纳金”8600元才能解除黑名单。
幸好她女儿是学法律的,一眼看出不对劲:正规机构不可能通过网页强制收取费用,更不会要求一次性支付大额“解冻金”,她们立刻报警,经调查发现这是一个高仿冒网站,背后团伙已作案数十起。
最终警方捣毁窝点,李女士也庆幸自己没转账,这个案子后来成了当地反诈宣传典型案例。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面对贷款催收行为,你有权依据以下条款维护自身权益:
也就是说,冒充金融机构发送虚假逾期信息,诱导转账的行为,已经涉嫌刑事犯罪。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的话: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负债的时代,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因为一条短信就乱了阵脚,被人牵着鼻子走。
真正懂法的人,从不盲目恐慌,他们会第一时间查证、理性判断、依法维权,你要相信,法律永远站在真相这一边。
下次再收到那种“今晚不还就坐牢”的短信?
别怕,深呼吸,拿出手机——
查记录、打官方电话、留证据、举报它!
你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法律撑腰。
保持清醒,守住底线,才是普通人最硬的铠甲。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金融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建议,如遇实际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收到贷款逾期警告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真假,避免踩坑被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一条‘贷款逾期警告’短信,说再不还款就要起诉我、上征信,吓得我差点转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