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懂这三件事再行动!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快被“雅拓邦”发来的催收短信刷屏了——“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系统即将上报央行,后果自负!”一条接一条,语气严厉得让人心里发毛,有人甚至半夜收到消息,吓...
半夜手机“叮”一声,打开一看,又是那条冷冰冰的催收短信——“您已逾期X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更糟的是,有时候你明明记得还了款,或者只是晚了一两天,却已经被“连环call+短信轰炸”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焦虑、害怕,甚至想直接凑钱还上完事,但作为从业十多年的律师,我告诉你:先别慌,也别急着低头认错,冷静下来,先搞清楚这三件事,比你还钱更重要。
很多人看到催收短信,尤其是那种带着“法务部”“律师函”字样的,心里立马发虚,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带“法”字的短信都具有法律效力。
看发送号码是不是官方渠道,正规金融机构或持牌小贷公司的催收短信,通常通过95开头的短号发送,内容也会包含公司名称、贷款编号、具体金额和还款方式,而如果你收到的是106开头的营销号,或是私人手机号发来的“再不还就上门”之类的威胁信息——那大概率是外包催收,甚至是违规催收。 是否属实,比如短信说你逾期30天,但你自己查银行流水发现三天前已经还款,那这条短信就是错误甚至误导性的,这时候,别光顾着生气,第一时间截图保存证据,包括你的还款凭证、短信内容、时间戳,这些都是后续维权的关键。
很多人最怕的不是钱,而是“影响征信”,没错,正规持牌小贷产品如果逾期,确实会上报征信系统,但这里有个关键前提:必须是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机构。
市面上很多打着“小额快贷”旗号的平台,其实是助贷机构或非持牌公司,它们本身没有上报征信的权限,所以你收到的“影响征信”警告,很可能是吓唬人的,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核实:
如果没有记录,那就说明这家机构没上征信,它的威胁更多是心理施压,这不代表你可以赖账——合法债务依然要还,但你有权要求对方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而不是靠恐吓催收。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等相关规定,催收行为是有明确边界的,以下几种情况,已经涉嫌违法:
一旦遇到这些情况,别忍气吞声,你可以:
欠债不等于任人宰割,合法催收和暴力催收之间,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在某平台借了5000元,按时还款后仍不断收到“逾期催收”短信,他起初以为自己记错了,又还了一遍,结果发现平台重复扣款,更离谱的是,催收公司竟联系了他的母亲,说“儿子欠钱不还,老赖家庭”。
我们介入后调查发现:该平台并未接入央行征信,所谓“上报黑名单”纯属虚构;而催收公司未经授权获取并使用张先生亲属联系方式,已构成侵犯隐私,我们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并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平台退还重复款项,并赔偿精神损失费8000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催收,理性应对比盲目妥协更重要。
小额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慌中失去判断力,面对催收短信,你要做的不是立刻低头还款,而是先核实、再沟通、最后依法应对。
记住三个关键词:证据、边界、权利。
只要你手中有还款凭证、对方有越界行为、你愿意站出来维权,法律永远站在理性那一边。
别让一条冰冷的短信,变成压垮你尊严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欠的是一笔钱,不是一辈子的屈辱。
稳住,我们能赢。
半夜手机“叮”一声,打开一看,又是那条冷冰冰的催收短信——“您已逾期X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