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担保人突然收到催收短信?别慌,先搞懂这3件事!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借的钱还没到“爆雷”那一步,结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担保人,借款人XXX已连续逾期XX天,请您尽快督促其还款,否则将依法追偿……” 那一刻,心猛地一...
某天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平台的分期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进一步措施。”那一刻,心跳可能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被起诉了?”“征信是不是已经黑了?”“会不会被爆通讯录?”……
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的第一反应都是焦虑、害怕,甚至选择逃避,但今天我想告诉你:别慌,先冷静下来,搞清楚状况,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逻辑——收到催收短信,不等于马上就要坐牢,也不等于立刻上黑名单。它更像是一个“提醒函”,告诉你:嘿,该还钱了,再拖下去后果可就严重了。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会收到这种短信?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未按时还款,现在很多平台采用自动化系统,一旦账单逾期超过3天、7天或30天,系统就会自动触发催收流程,包括发短信、打电话,甚至推送App通知。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你要注意:是否合法合规?催收方式有没有越界?
有些短信写着“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即将上门抓捕”“已联系家人单位”……这些话术听着吓人,但很多时候是夸大其词,甚至涉嫌违规催收,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催收机构不得使用威胁、恐吓、侮辱性语言,也不能向无关第三人透露你的债务信息。
当你收到这类短信时,第一步不是急着转账,而是核实信息真实性:
如果你确实逾期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给你三个实用建议:
✅主动联系平台沟通
别等对方找你,你自己打客服电话,说明情况,如果是临时困难(比如失业、生病),可以尝试申请延期还款、分期展期或减免部分罚息,很多平台都有“困难帮扶通道”,但前提是你要主动开口。
✅避免以贷养贷
有人一看还不上,就想着再去借一笔新的来填旧账,这是大忌!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彻底失控。解决债务问题的核心是止损,不是拖延。
✅保留所有证据
把每一条短信、每一次通话录音、每一笔还款记录都保存好,万一将来发生纠纷,这些都能成为你维权的关键证据。
以案说法:小李的“惊魂七日”
小李是一名刚毕业的年轻人,为了买笔记本电脑,在某消费金融平台做了12期分期,每月还800多块,结果第三个月因为换工作断了收入,忘了还款,第七天就收到了一条短信:“您的欠款已上报央行征信,如三日内未结清,将启动法律诉讼程序。”
小李吓得整晚睡不着,以为自己马上要被告上法庭,后来他冷静下来,拨通平台客服电话,才发现:所谓的“已上报征信”其实是误导性表述——大多数平台在逾期满30天才会上报征信,而且必须经过正式审核流程,不会因为一条短信就立刻执行。
更让他气愤的是,之后几天他陆续接到自称“法务部”的电话,用方言骂他“老赖”,还说要寄“律师函”到他老家,小李果断录音并投诉至银保监会,最终监管部门认定该外包催收公司存在违规催收行为,责令整改并赔偿精神损失。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催收,情绪稳定+依法维权,才是真正的底气。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也就是说,逾期确实会影响征信,但也有时间限制和程序要求;催收可以进行,但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律师总结:理性应对,才是破局之道
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次逾期陷入恐慌,结果做出错误决定——要么破罐子破摔干脆不还,要么东拼西凑借高利贷补窟窿,最后把自己逼进绝境。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偶尔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判断力。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 承认问题,不逃避; 👉 核实信息,不盲信; 👉 主动沟通,争取协商空间; 👉 依法维权,守住底线。
你不是“老赖”,你只是暂时遇到了财务困境,只要方向对了,一步步走,总能走出来。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债务可以还清,信用可以修复,但尊严和理智,永远不能丢。
分期贷款逾期了,收到催收短信怎么办?别慌,先搞懂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平台的分期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进一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