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怎么申请?不注意这几点,你的作品可能白拍了!
辛辛苦苦拍了一组照片,发到社交平台后被人直接盗用,连署名都没有?更气人的是,对方还拿去商用赚钱,而你却无能为力——因为,你根本没给自己的作品“上户口”。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摄影师、插画师、自媒...
辛辛苦苦拍了一组照片,发到社交平台后被人直接拿去商用,连署名都没有?更气人的是,当你找对方理论时,人家一句“又不是你发明的相机”就把你怼得哑口无言,这时候你才意识到——原来,光有创作还不够,你还得给自己的作品“上户口”,也就是申请版权。
那问题来了:图片版权到底该怎么申请?是不是必须花大价钱请律师?普通人能不能自己操作?别急,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件事给你讲透。
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只要是我拍的照片,天然就归我所有,不需要额外手续,从法律角度来说,这话对一半。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就自动享有著作权,也就是说,你按下快门那一刻,这张图的版权其实就已经属于你了,听起来很美,对吧?
但问题出在——你怎么证明这张图是你拍的?什么时候拍的?如果没有登记备案,在发生纠纷时,你很可能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境地。
举个例子:你去年拍的一张城市夜景,今年被某广告公司用在地铁灯箱上,你去维权,对方却说:“这图我们早就用了,是你抄我们的。” 没有登记记录、原始文件时间戳混乱,法院很难支持你。
自动拥有 ≠ 有效保护,想真正守住你的创作成果,主动申请版权登记,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别被“申请”两个字吓到,整个过程其实比你办信用卡还简单,以下是全国通用的操作路径(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为例):
温馨提示:建议保留RAW格式原片,并保存好拍摄时间的元数据(EXIF),这是日后维权的重要证据。
进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www.ccopyright.com.cn),注册账号,选择“作品著作权登记”。
上传图片时注意:
审核周期一般为30个工作日左右,通过后你会收到电子版《作品登记证书》,具有法律效力,纸质证书也可申请邮寄。
费用方面:
虽然要花点钱,但比起未来可能面临的侵权损失,这笔投入太值了。
2022年,杭州一位自由摄影师小林发现自己拍摄的西湖雪景图,出现在某旅游APP的首页广告中,用于推广酒店套餐,他第一时间联系平台要求删除并赔偿,结果对方回应:“网络图片大家都用,没你说得这么严重。”
小林没有硬刚,而是拿出了两样东西:
他将平台告上法庭,主张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8万元,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已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为著作权人,被告未经授权使用构成侵权,最终判赔6.5万元。
这个案子的关键点就在于——登记证书成了“铁证”,如果没有提前申请,这场官司很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
明确将“摄影作品”列为受保护的作品类型,创作者依法享有发表权、署名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作品登记证书即为“初步证据”。
《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二条
国家鼓励著作权人进行作品登记,登记机关出具的登记证明是主张权利的重要凭证。
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知识产权案件的律师,我想告诉你:这个时代,内容就是资产,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幅插画,背后都是时间、灵感和心血的凝结。
你可以选择“佛系创作”,指望别人自觉尊重你;也可以选择“主动设防”,用法律武器为自己的创意穿上铠甲。
版权登记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创作者的自我修养,它不保证你不被侵权,但它能确保当有人侵犯你时,你能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原创的,我有证。”
别再问“要不要申请”,而是问自己一句:我愿意为自己的作品负责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那就现在打开电脑,去把那张珍藏已久的得意之作,正式“认领”回来吧。
你的镜头记录世界,别忘了也让法律记住你是谁。
图片版权怎么申请?不注意这几点,你的作品可能白拍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辛辛苦苦拍了一组照片,发到社交平台后被人直接拿去商用,连署名都没有?更气人的是,当你找对方理论时,人家一句“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