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先分清催收话术和法律事实

金融债务35秒前1

收到阿里信用贷逾期提醒短信,是吓唬还是真要坐牢?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抖了:“哥,我刚收到一条‘阿里信用贷’的逾期短信,说我已经逾期28天,再不还款就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会真的要坐牢吧?”
我一看他转过来的截图,心里有数了——这类短信现在太常见了,但问题在于,很多人一看到“司法”、“立案”、“征信黑名单”这些字眼,立马就慌了神,要么病急乱投医去借新还旧,要么干脆破罐子破摔不接电话,真没必要!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帮你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
你到底有没有风险?短信是不是真的?下一步该怎么应对?**

首先得明白一点:绝大多数平台发送的逾期短信,尤其是带有“将移交司法机关”、“涉嫌诈骗”、“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措辞的,90%以上属于催收施压手段,不是正式法律文书。

第一件事,先分清催收话术和法律事实

比如你收到的这条短信:

【阿里信用贷】尊敬的用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28天,金额¥15,600,根据合同约定,我司将依法采取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上报征信、冻结账户、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请尽快还款避免影响个人信用及法律责任。

听着挺吓人对吧?但注意几个关键词:“将依法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移交公安机关”——这些都是典型的格式化催收模板,目的是制造心理压力,逼你尽快还钱。

真正的法律程序不会通过一条短信就启动,法院立案、公安介入,都有严格的流程和书面通知,不可能靠一个短信就定罪。

第二件事:你的债务到底属不属于“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

这是核心!我们国家对借贷纠纷的处理,基本遵循一个原则:欠钱不还是民事问题,除非你有骗贷故意,否则不构成犯罪。

什么意思呢?

  • 如果你是正常申请贷款,当时提供了真实身份信息,借款用途也合规(哪怕后来还不上),那这就是普通的合同违约,属于民事案件。
  • 法院顶多判你还钱+利息+违约金,不会抓你去坐牢。

但如果你一开始就是伪造资料、冒用身份、虚构用途骗钱,那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这就真是刑事责任了。

关键看:你当初借钱的时候,有没有“非法占有目的”?

如果你只是因为失业、生病、生意失败还不上,那别怕,这不是犯罪,是困境。

第三件事:现在该怎么做?别等“爆通讯录”才后悔

很多人一逾期就选择失联,觉得“反正没钱,躲着总行吧”,错!越躲问题越大。

正确做法分三步:

  1. 核实债务真实性
    登录支付宝或网商银行APP,查清楚这笔贷款是否真实存在,金额、利率、还款日是否准确,防止遇到仿冒平台或信息泄露导致的“被贷款”。

  2.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
    别等他们催,你先打客服电话,说明你目前的经济困难,请求延期还款、分期偿还或减免部分罚息,很多平台都有“困难客户帮扶通道”,只要你态度诚恳,大概率能谈下来。

  3.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无论是通话录音、聊天截图还是邮件往来,全部保存好,万一将来对方夸大其词起诉你,这些都能作为证据证明你一直在积极协商,没有恶意逃废债。


以案说法|小李逾期13万差点被告,结果靠一张录音反败为胜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阿里系平台借了13万做电商周转,结果店铺倒闭,连续逾期6个月,平台先是短信轰炸,后来打电话说“已经移交经侦,准备立案”。

小李吓得不行,差点去借网贷填坑,后来找到我,我们一起调取了他的贷款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他前期一直按时还款,后期确实因突发疾病住院导致断收。

我们做了两件事:

  • 主动写了一封《情况说明》附上病历发给平台;
  • 同时致电客服协商分期,全程录音。

结果平台不仅没报案,反而同意分24期还清,还免了3个月罚息。

最关键的是,当催收公司继续骚扰他家人时,我们拿出录音和书面沟通记录,发了律师函,对方立刻停手。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逾期,冷静比还钱更重要,合法维权,比盲目妥协更有效。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你必须知道

  1.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2.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注意:前提是“非法占有”,单纯还不上≠诈骗。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明确禁止催收机构使用“恐吓、威胁、虚假陈述”等方式催收,不得频繁骚扰、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律师总结|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生活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个时代,谁还没个难的时候?

一次逾期不代表你人品有问题,也不代表你要走上绝路,真正可怕的,不是欠钱本身,而是你在恐慌中做出错误决定——比如以贷养贷、逃避沟通、甚至相信“征信洗白”的骗局。

记住三个原则:

  • 真实借款≠犯罪;
  • 积极沟通=争取空间;
  • 保留证据=保护自己。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坦诚面对,理性应对,再大的债务也能一步步化解。

生活不怕慢,就怕停,往前走,天就不会塌。

—— 一名陪你面对风雨的执业律师

第一件事,先分清催收话术和法律事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白条哪里查逾期?逾期了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10
2025 10

第一件事,先分清催收话术和法律事实

收到阿里信用贷逾期提醒短信,是吓唬还是真要坐牢?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抖...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