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会收到短信提醒吗?突然失联的通知背后藏着什么?
某天早上醒来,手机弹出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手心冒汗——我怎么忘了还?还是……其实我一直没注意到? 但反过来也有人疑惑:我...
某天晚上正窝在沙发上刷剧,手机“叮”一声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信用记录。”——瞬间心头一紧,冷汗都冒出来了,这短信是真的吗?还是诈骗?贷款逾期到底会不会真收到短信?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
先说结论:是的,正规金融机构在你贷款逾期后,大概率会通过短信提醒你,但这不代表所有带“逾期”字眼的短信都可信。
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
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平台这些合法放贷机构,在你签署借款合同时,一般都会明确约定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电子邮箱等,一旦你出现逾期(比如超过还款日1-3天未还),系统就会自动触发催收流程,第一阶段通常是系统自动发送短信或语音提醒多为“温馨提醒”式语气,您的本期账单尚未结清,建议及时还款”。
这类短信的目的不是恐吓,而是风险预警和履约督促,既保护他们的资金安全,也给你一个缓冲机会,毕竟谁都有手头紧的时候,晚个一两天也不至于立刻上征信。
但要注意!随着逾期时间拉长,比如超过7天甚至30天,催收手段也会升级,这时候的短信可能会变得更直接,您的账户已被列入异常状态,可能影响个人征信”,甚至附带还款链接,这时候你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了——既要确认是否真逾期,也要警惕钓鱼链接。
说到这里,必须划重点:
👉 真短信 ≠ 可点链接
👉 真催收 ≠ 能爆通讯录
👉 真机构 ≠ 会威胁恐吓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就慌了,赶紧点开短信里的链接准备还款,结果掉进了仿冒页面,银行卡信息被套走……这种案例我每年都要处理好几起。
所以记住:任何催收短信里的链接都不要轻易点击!正确做法是打开对应的官方App或拨打客服电话核实情况。
有些人说自己没逾期却收到催收短信,这可能是三种情况:一是身份信息被盗用贷款;二是平台系统错误;三是有人用你的信息注册了借贷账户,无论哪种,都要第一时间联系平台查证,并保留证据。
以案说法:一条短信引发的征信风波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突然收到某消费金融公司的逾期催收短信,说她有一笔8000元贷款逾期60天,即将上报征信,可她根本没申请过这笔贷款!
我们调取了她的征信报告,发现确实有一笔陌生贷款记录,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她前年丢失的身份证被人捡到,冒名注册了网贷账户,我们立即协助她向警方报案,并向该金融机构提交了非本人借款的异议申请。
机构核实后撤销了这笔贷款记录,避免了对她信用的长期损害,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收到逾期短信别慌,但也不能不当回事,关键是要快速反应、依法维权。
法条链接: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明确:“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若因他人冒用身份信息导致“被贷款”,受害人可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追究盗用身份证件罪责任,并要求相关机构停止侵权、恢复名誉。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也规定,催收行为应合法合规,禁止骚扰、恐吓、侮辱债务人及其联系人。
律师总结:
贷款逾期会不会收到短信?会,而且正常,但你要学会分辨真假、掌握应对节奏,我的建议很实在:
说到底,短信只是工具,它本身没有对错,关键是你能不能用法律的眼光去看待它、拆解它、化解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比还钱更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知情权、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别让一条短信,搅乱你的人生节奏。
贷款逾期了会收到短信吗?突然被催收吓到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晚上正窝在沙发上刷剧,手机“叮”一声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