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公积金材料会追究后果吗

法律解析:

使用虚假公积金材料会被追究后果。无论是职工提供虚假材料骗提公积金,还是中介机构、个人伪造虚假材料协助骗提,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从职工个人角度来看,使用虚假公积金材料骗提公积金的行为会面临一系列严重后果。公积金管理中心一旦发现职工存在使用虚假材料骗提公积金的情况,会责令职工限期退回所提取的金额。以北京市为例,若职工骗提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记载职工不良信息,并随个人账户一并转移;职工骗提住房公积金的不良记录将纳入住房公积金监管档案(系统),为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使用。5年内不受理该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申请。

从法律层面分析,使用虚假公积金材料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涉及金额较大,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诈骗罪等罪名,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协助职工使用虚假公积金材料的中介机构和个人,也会受到严厉打击。相关部门会对其进行调查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种行为还破坏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和正常运行秩序,损害了广大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使用虚假公积金材料会被追究后果,且后果涉及经济、信用和法律等多个方面。因此,缴存职工应严格遵守住房公积金相关规定,通过合法途径使用公积金。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挪用住房公积金的,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管理职权,追回挪用的住房公积金,没收违法所得;对挪用或者批准挪用住房公积金的人民政府负责人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挪用公款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分享举报
解除劳动合同需登报吗
« 上一篇1秒前
×
09
2025 10

虚假公积金材料会追究后果吗

法律解析: 使用虚假公积金材料会被追究后果。无论是职工提供虚假材料骗提公积金,还是中介机构、个人伪造虚假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