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收到调查通知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真假套路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我司已启动征信调查程序,请于24小时内联系处理,否则将上报央行并采取法律手段。”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赶紧点开一...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因您贷款长期逾期,已被列入法院执行名单,请于24小时内联系司法部门处理,否则将依法传唤!”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要坐牢了?”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贷款逾期,真的会直接发短信“传唤”你吗?这些短信到底是真是假?背后藏着哪些法律真相和风险陷阱?
首先划重点:法院的正式传唤,绝不会以短信形式发送。
在我国司法程序中,传唤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通知当事人到庭参加庭审的一种法律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传唤必须通过书面传票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甚至公告送达,但从不包括群发短信。
更别说那种写着“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回复TD退订”“限时24小时处理”的所谓“传唤通知”——这压根不是司法文书,而是典型的诈骗短信或催收恐吓手段。
第三方催收公司的施压话术
很多网贷平台或银行在逾期后,会把债务委托给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逼你还钱,他们可能会使用“法院已立案”“即将传唤”等话术制造恐慌,虽然不违法(只要没伪造文件),但已经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
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
这类短信往往伪装成“法院”“公安”“征信中心”,利用你对法律程序的不了解进行心理操控,一旦你信了,点开链接输入个人信息,或者主动打电话过去,接下来就是“缴纳保证金”“解冻账户”等一系列骗局。
系统自动推送的逾期提醒被误解
有些正规金融机构会在逾期后发送提醒短信,您的贷款已逾期XX天,可能面临法律诉讼”,这种表述本身合法,但部分人看到“法律诉讼”就自动脑补成“传唤”,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如果你真的长期逾期不还,债权人(比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想追债,必须走以下几步:
整个过程,没有一步是靠一条短信完成的。
我的当事人小李,30岁,去年因为失业导致某网贷平台逾期8个月,某天他收到一条短信:“因拒不还款,已被XX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传唤,请于24小时内联系0755-XXXXXXX,逾期将追究刑事责任。”
小李吓得整晚睡不着,差点转账两万元“私了”,幸好他第二天来律所咨询,我们一看号码就知道不对劲——法院对外联系方式不会是普通座机,更不会用私人手机号,后来查证,这是某个外包催收公司用虚拟号码群发的恐吓信息。
我们指导小李收集证据并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平台违规催收,平台道歉并停止骚扰,案件也未进入诉讼程序。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恐惧源于未知,而法律是最好的定心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也可以邮寄送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条:
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注意:任何以“传唤”“逮捕”“坐牢”为名进行威胁、诱导转账的行为,都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
朋友们,贷款逾期确实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影响征信、被起诉、承担违约金,但它本质上是一个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只要你还在积极沟通、没有恶意逃废债,法律永远给你留有余地。
面对所谓的“传唤短信”,请记住三句话: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慌中做出错误选择,与其被一条短信吓到乱了阵脚,不如主动面对,制定还款计划,或协商展期、分期,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它只保护理性与尊严,愿你在风雨中,依然能看清前方的光。
贷款逾期会被传唤?收到传唤短信先别慌,教你一眼识破真假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因您贷款长期逾期,已被列入法院执行名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