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举报物业?遇到霸王管家别忍着,三步教你合法维权!
小区电梯坏了半个月没人修,垃圾堆成山也没人管,物业费年年涨,服务却越来越缩水?更离谱的是,你一提意见,物业经理眼皮都不抬:“爱住不住,不住可以搬走。”——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来气?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忍...
小区电梯坏了半个月没人修,物业费一分不少收;楼道堆满杂物天天提醒没用,一问物业就说“我们管不了”;更离谱的是,交了停车费却连个正规车位都没有,车被刮了也没人负责……憋屈吗?当然憋屈!可很多人心里想着:“告物业?太麻烦了,算了吧。”今天我告诉你——别再忍了!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起诉物业,其实没你想得那么难,只要三步走,就能把公道要回来。
很多人以为“物业公司”就是铁板一块,其实不然,你要告的,是和你签了《物业服务合同》的那家公司,这个合同一般是你买房时开发商指定的前期物业,或者是后来业委会选聘的正式物业。关键点来了:你必须手里有这份合同!没有?去业委会、社区居委会或者房管局调档,这是你的权利。
而且要注意,有些小区物业是“外包”的,比如保洁、保安单独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时候你得看是谁直接对你服务不力负主要责任。原则上,谁收钱、谁管理、谁担责。
打官司,打得就是证据,光说“他们不作为”,法官不会信,你需要准备这些材料:
特别提醒:别觉得小事就不留痕。今天电梯停运一次你觉得算了,明天消防通道被堵你也忍了,后天真出事了,法院一看你从没正式投诉过,就可能认定你默认接受现状。
很多人卡在这一步:不知道怎么写诉状,也不知道去哪个法院,其实很简单。
案由一般选“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或“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比如物业失职导致车辆被砸),管辖法院通常是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也就是你们小区所在的区法院。
诉状结构要清晰:
别怕文笔不好,法院更看重逻辑和事实,实在不会写,可以请律师代笔,费用通常几百块起步,但能大大提高胜算。
2021年,杭州的李女士发现,小区地下车库明明只划了80个车位,物业却对外出租了120个,导致她经常找不到位置,更气人的是,她每月交350元停车费,但物业拿不出收费标准依据。
她先是向街道办投诉无果,随后在律师指导下收集了:
她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物业超范围收费违法,并退还三年多收部分,最终法院判决:物业未公示收费标准、超容量收费属于违约行为,需退还李女士共计4200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惯例”都合法,不是所有“一直这么收”就有理。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
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三条:
物业服务人应当定期将服务事项、负责人员、质量要求、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维修资金使用情况等以合理方式向业主公开。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你看,法律早就给你撑腰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不敢用。
我常说一句话:一个健康的社区,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有渠道解决矛盾。物业和业主本应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老子管儿子”。
起诉物业,不是为了“斗气”,而是为了推动改变,哪怕你只是成功让法院判令物业公开账目,也是为整个小区争取了知情权。一个人站出来,可能改变一群人的处境。
如果你正遭遇物业不作为、乱收费、推诿扯皮,请记住这三步:
明确主体 → 收集证据 → 正式起诉。
不必害怕流程复杂,也不必担心败诉,很多时候,你一封起诉状递上去,物业立马态度大变,因为他们最怕的,不是你打官司,而是你真的开始较真了。
别再默默掏钱、默默忍受,你交的每一分物业费,都值得一份对等的服务。
维权路上,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小区电梯坏了半个月没人修,物业费一分不少收;楼道堆满杂物天天提醒没用,一问物业就说“我们管不了”;更离谱的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