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诈骗短信别慌!逾期后被威胁怎么办?教你三步反制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半夜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逾期涉嫌贷款诈骗,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请立即还款,否则追究刑事责任。” 一看这消息,心直接提到嗓子眼——我就是最近手头紧,房贷/车贷/网贷拖了几...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您因贷款逾期涉嫌诈骗,已被列入公安系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依法追责!”
或者更吓人一点的:“您的行为已构成金融诈骗罪,公安机关即将上门拘捕!”
看到这种信息,第一反应是不是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尤其当你确实有笔贷款还没还上,哪怕只是晚了几天,心里立马就打鼓了——我是不是真的“犯罪”了?会不会哪天警察真敲门了?
别急,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我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贷款逾期和贷款诈骗,根本不是一回事!收到这类恐吓短信,99%是套路,千万别被吓住。
很多人搞混了一个关键点:欠钱不还(哪怕是故意拖着)和“骗钱”是两码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你跟朋友借了2万块,当初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你因为失业一直没还上,朋友催你,你说“再等等”,这种情况,最多算民事纠纷,朋友可以去法院告你,但不会说你“诈骗”。
贷款也一样,只要你申请贷款时提供的资料真实,借款用途合规,哪怕后来还不上,也只是合同违约,属于民事责任范畴,银行或平台可以起诉你、上征信、申请强制执行,但不能直接扣你“诈骗”的帽子。
而真正的“贷款诈骗罪”,刑法里写得明明白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这些行为才可能触碰刑事红线。
如果你只是暂时困难、收入减少、突发变故导致逾期,哪怕已经逾期几个月,也不等于你犯了罪,别被一条短信吓破胆。
说实话,正规银行、持牌金融机构绝对不会用“涉嫌诈骗”“公安立案”这种字眼来催收,这不仅违规,还可能构成骚扰。
这类短信大概率来自以下几种渠道:
记住一句话:凡是威胁你“不还钱就坐牢”“已移交公安机关”的,基本都不靠谱。真要立案,警方不会先发短信通知你。
虽然不至于坐牢,但逾期的代价也不小,该重视还得重视:
但请注意:这一切的前提是走法律程序,而不是靠一条短信定罪。
我去年接了个咨询,当事人小李在某网贷平台借了3万元做周转,结果生意失败,逾期8个月没还,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一条短信:“您因长期拖欠贷款,涉嫌贷款诈骗罪,已移交刑侦支队处理,请于24小时内联系处理,否则依法逮捕。”
小李吓得整晚睡不着,甚至想借钱“私了”,他找到我时声音都在抖,我让他把短信、合同、申请材料都拿来一看——所有信息真实,贷款用途明确,没有任何造假痕迹。
我直接告诉他:“你没有犯罪,这只是催收施压手段,对方根本没起诉你,也没有任何公安机关介入的迹象。”
随后我帮他梳理了还款方案,并指导他如何应对催收——保留证据、拒绝恐吓、合法沟通。
后来平台果然只是民事起诉,法院判他还本付息,小李按计划分期偿还,既保住了信用,也没背上“罪名”。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人不是还不起钱,而是被恐惧击垮了理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注意关键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虚构事实”。
单纯还不起钱,不符合上述要件,不构成本罪。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未按期还款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利息、违约金等。
也就是说,逾期是“违约”,不是“犯罪”,处理路径是民事诉讼,不是刑事立案。
我想对每一位正在经历财务压力的朋友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你今天的困境,不代表你是个坏人,更不意味着你要“坐牢”。
社会允许人犯错,也允许人翻身,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恐惧蒙蔽双眼,做出错误决定。
遇到类似“诈骗”短信,请记住这四步:
法律从不惩罚一时的困难,只惩戒恶意的欺骗。
只要你坦诚面对、积极解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是律师老张,愿你在风雨中不失底气,在低谷时仍信光明。
有问题,随时来聊。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您因贷款逾期涉嫌诈骗,已被列入公安系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依法追责!” 或者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