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立案审核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贷款逾期已经‘移交立案审核’,是不是马上要坐牢了?”语气里全是焦虑和不安,说实话,这种短信一来,谁心里不咯噔一下?但作为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某某公安局”发来的短信,说你因网络贷款逾期涉嫌经济犯罪,要求立即还款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是不是真的要被通缉了?会不会坐牢?家人会不会受影响?
先别急着转账、别慌张、更别信那些吓人的“最后警告”,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我今天就来给你扒一扒:当你的网络贷款逾期后,突然收到所谓“公安短信”,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首先划重点: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短信方式通知个人涉嫌违法犯罪,更不会要求你立刻转账或提供银行卡信息。
真正的警方办案流程非常严谨,如果你真的涉及刑事案件,警方会依法立案、传唤、做笔录,甚至上门送达法律文书,而这一切,绝不会只靠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完成。
当你收到类似这样的信息:
【XX市公安局】您因在某平台借款未还,已构成恶意透支,涉嫌诈骗罪,将于48小时内立案侦查,请尽快联系00-XXXXXXX处理!
——基本可以断定:这是诈骗!是冒充公检法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这些短信往往模仿官方口吻,制造紧张氛围,目的就是让你在恐慌中失去判断力,进而诱导你转账、支付“保证金”或者泄露个人信息。
我也理解很多人之所以会被吓住,是因为心里有“愧”——确实借了钱,也确实没按时还。
但请你记住一句话:民事债务不等于刑事犯罪。
大多数网络贷款属于民间借贷或消费金融范畴,即便你逾期了,平台也只能通过催收、起诉等民事途径追偿,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比如骗贷、伪造资料、恶意转移资产),才可能上升到刑事责任。
换句话说:
👉 欠钱不还 ≠ 犯罪
👉 逾期被催收 ≠ 被通缉
👉 收到恐吓短信 ≠ 真实执法
关键是要分清楚:谁有权管你?是放贷机构?还是法院?还是公安机关?
答案很明确:
面对逾期和骚扰信息,建议你按以下四步操作:
核实短信来源
查看发送号码是否为虚拟号段(如+88、00开头、短数字组合),正规机关短信通常由123开头的统一平台发送。
保留证据
截图保存所有可疑短信、电话记录、APP推送内容,必要时可向反诈中心举报(拨打96110)。
主动沟通债务方
如果确有逾期,建议主动联系贷款平台客服,说明情况,协商分期、延期或减免部分利息,很多平台都有“困难帮扶计划”。
不信、不点、不转账
对任何声称“内部撤案”“消除记录需付费”的链接或要求,一律拒绝,真正的司法程序从不需要你私下“花钱摆平”。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李女士因疫情失业,网贷逾期近半年,某天她收到一条“市公安局”发来的短信,称其账户已被冻结,若不在24小时内还款并缴纳“司法担保金”2万元,将移交检察机关。
她吓得整晚睡不着,第二天准备去银行汇款时,被邻居提醒“可能是假的”,于是来到律所咨询。
我们立即帮她做了三件事:
一是通过工信部查询确认短信号码为境外虚拟号;
二是指导她向国家反诈中心APP报案;
三是协助她与贷款平台达成分期协议,每月还800元,共36期。
最终不仅避免了经济损失,还逐步走出了债务困境。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恐惧比债务更伤人,很多人不是还不起钱,而是被吓破了胆,做出了错误选择。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以下几个条款是你维权的重要依据:
朋友们,这个时代人人都可能遇到财务危机,借网贷也不丢人,真正可怕的,是从一个困境跳进另一个陷阱。
当你收到所谓“公安短信”时,
✅ 真正的执法不会偷偷发短信
✅ 逾期是债,不是罪
✅ 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是沟通+依法+求助专业人士
不要让一条虚假信息摧毁你的理智和尊严。
你欠的是一笔钱,不是一生的信任与平静。
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
这个世界有很多坏人装警察,但也有很多好人真正在帮你。
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冷静下来,寻求合法帮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不妨留言聊聊,我会尽我所能,为你点亮一盏灯。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具体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或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
网贷逾期收到公安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某某公安局”发来的短信,说你因网络贷款逾期涉嫌经济犯罪,要求立即还款否则将采取强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