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威胁报案+通知家属?别慌,先搞清这几点!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收到一条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依法报案并通知家属!”一看手机,心跳直接飙到120,家人会不会知道?会不会被上门催收?是不是真的要坐牢?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最近手头紧,贷款晚还了几天,突然手机“叮”一下弹出一条短信:“您因恶意拖欠贷款,已涉嫌诈骗,我司将依法报案处理!”
看到这种字眼,谁不心头一紧?诈骗?报警?征信黑名单?坐牢?一瞬间脑子里闪过一堆可怕画面,但冷静下来想想:我只是晚还了几天,真就成“诈骗犯”了?
我就以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身份,和你好好聊一聊这个让人焦虑又困惑的问题:贷款逾期,真的会被认定为“诈骗”吗?那些发短信说你要被“立案追刑责”的,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必须明确一点:单纯的贷款逾期,不等于刑事犯罪,更不构成“诈骗罪”。
什么是诈骗?刑法上讲得很清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关键在于两个字——“骗”。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申请贷款时伪造收入证明、捏造工作单位、提供虚假资料,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打算还钱,那这才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但如果你是按时还款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等原因还不上了,哪怕拖了几个月,也只是民事违约行为,属于合同纠纷范畴。
那种一逾期就发短信说你“涉嫌诈骗”的做法,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催收手段,目的就是让你心理崩溃、赶紧还钱。它打的是“恐吓牌”,不是“法律牌”。
咱们也得讲明白,不是所有欠钱都不算事,以下几种情形,确实可能触碰刑事红线:
如果真有上述行为,那司法机关介入调查是有依据的,但如果你只是暂时困难、积极沟通、表达还款意愿,哪怕目前还没还上,也不该被扣上“诈骗”的帽子。
别慌,按这四步走:
合法催收可以存在,但不得侮辱、诽谤、威胁、骚扰,这是《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明令禁止的。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某网贷平台借了5万元,原本每月按时还,结果父亲突发重病,他不得不暂停还款,两个月后,他陆续收到多条短信:“您已涉嫌贷款诈骗,警方即将立案,请立即还款否则追究刑事责任。”
小李吓得整夜睡不着,甚至考虑去“自首”,后来他找到我咨询,我们调取了他的全部借款和还款记录,发现他前期履约良好,且一直通过app留言说明病情,没有失联。
我们代表他向平台发出正式函件,指出其催收行为涉嫌违法,并附上医院证明、工资流水等材料,最终平台撤回“诈骗”指控,同意为其办理6个月延期还款,且不再上报征信异常。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情绪不能代替法律判断,证据才是维权的核心。
朋友们,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恐惧蒙蔽了判断。
欠钱不还,是信用问题,不是人品问题;是经济困境,不是刑事犯罪。
面对催收短信中的“诈骗”字眼,你要做的不是恐慌,而是冷静分析:我有没有骗?有没有躲?有没有沟通?
如果有困难,坦诚面对;如果被越界催收,勇敢维权。
法律从不保护恶意欠款者,但也绝不会纵容滥用权力的催收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人生难免有低谷,但只要你在努力,就不该被一句“你涉嫌诈骗”击垮。
有问题,找专业的人,一步步走出来,你值得被温柔以待,也值得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 一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律师
贷款逾期被短信说涉嫌诈骗?别慌,先搞清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最近手头紧,贷款晚还了几天,突然手机“叮”一下弹出一条短信:“您因恶意拖欠贷款,已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