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收短信轰炸到不敢接电话?逾期后如何应对信息围剿才合法有效?

金融债务37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震动,一看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手段。”还没缓过神,第二条又来了:“您的家人和同事可能即将收到通知……”紧接着第三条、第四条……短短一小时,十几条措辞严厉、甚至带威胁性质的催收短信接连不断,像一场无声的“心理战”,让人喘不过气。

这不是个例,越来越多负债人反映,在贷款或信用卡逾期后,遭遇了高频次、高强度的短信轰炸,内容从提醒还款,逐渐演变为恐吓、骚扰、泄露隐私,甚至冒充公检法名义施压,很多人不是不想还,而是暂时陷入经济困境,可这些铺天盖地的催收信息,非但没有推动还款,反而加剧了焦虑,有些人甚至因此失眠、抑郁,彻底失去了面对问题的勇气。

被催收短信轰炸到不敢接电话?逾期后如何应对信息围剿才合法有效?

那问题来了:贷款逾期后,平台到底能不能这样发短信?什么样的催收方式算越界?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合法反击,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说透。


催收短信不是“想怎么发就怎么发”

很多人以为,只要欠了钱,对方就有权用任何方式追讨,错!法律从来不支持“以暴制暴”的催收逻辑。

根据我国《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保护,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名誉权和通信自由权,即便你是债务人,这些权利也不会自动归零,催收机构可以提醒你还款,但必须在合法、合理、必要的范围内进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天发5条以上内容重复、语气威胁的短信,已经构成“信息骚扰”;若短信中出现“上门泼油漆”“让你孩子上不了学”等字眼,那就是赤裸裸的恐吓;更别提把你的欠款信息群发给通讯录好友——这已经涉嫌侵犯他人隐私,平台和催收方都得担责。

真正合规的催收,应该是有频率控制、有内容边界、有尊重底线的,比如每周一两条温和提醒,说明逾期后果,提供协商通道,这才叫专业催收,而那种靠“精神打压”逼你还钱的做法,本质是滥用权力,法律绝不会纵容。


面对短信轰炸,你可以这么做

别慌,也别默默忍受,以下是几个实用建议,帮你从被动挨打转为主动防御:

  1. 先保存证据
    把所有骚扰短信截图,连同发送时间、号码一并保存,如果是语音电话,也可以录音,这些都将成为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2. 明确拒绝过度催收
    你可以通过书面或短信方式,向贷款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发出“停止骚扰声明”。“本人确认存在逾期,但要求贵方停止向我及亲友发送带有威胁、侮辱性内容的信息,并控制催收频次,如继续骚扰,将依法维权。”——这句话简单有力,能有效震慑不合规行为。

  3. 向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对方无视你的诉求,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或12368法院服务热线举报,记得附上证据,投诉效率更高。

  4. 协商分期或延期
    真实困难面前,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不妨主动联系平台,说明实际经济状况,申请个性化分期、展期或减免部分罚息,很多平台其实愿意谈,毕竟他们也不想走诉讼程序。

  5. 必要时启动法律武器
    若骚扰持续不断,严重影响生活,完全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甚至索赔精神损害抚慰金,别小看这一招,很多催收公司怕的就是“动真格”。


以案说法|她被短信逼到崩溃,最后赢了官司

去年,杭州一位年轻妈妈李女士因创业失败导致网贷逾期,起初只是正常提醒,但两个月后,她每天收到超过20条催收短信,内容包括“你老公知道你借钱赌钱吗?”“孩子幼儿园老师会收到通知”等,更过分的是,她的三位闺蜜也收到了类似信息。

李女士情绪几近崩溃,一度产生轻生念头,后来她找到律师,收集全部证据后起诉该网贷平台及其合作催收公司。

法院审理认为:催收方明知其行为会导致当事人精神痛苦,仍频繁发送具有侮辱性和恐吓性的信息,并向无关第三人泄露债务信息,已严重侵犯原告的隐私权与人格尊严,最终判决平台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8000元。

这个案子的意义在于:法律开始正视“软暴力”催收的伤害性,欠债不还该承担责任,但不代表你可以被当成“人渣”对待。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催收者不能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通过“短信轰炸”“语言恐吓”“冒充国家机关”等方式进行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律师总结|理性面对逾期,更要守住尊严底线

朋友们,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次失业、一场大病、一次投资失利而陷入债务泥潭,他们不是老赖,只是暂时跌倒的普通人,可有些催收机构,却把人性弱点当成收割工具,用信息轰炸摧毁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我想说的是: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压力下失去自我。

你可以协商还款计划,可以申请延期,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但请记住,无论你欠多少钱,你的人格尊严都不打折,那些打着“为你好”旗号的精神压迫,本质上是违法的。

当你再次收到那类令人窒息的短信时,请别沉默,保存证据,坚定回应,必要时勇敢站出来维权,真正的成熟,不是低头认命,而是在风雨中依然保持清醒与体面。

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永远站在文明那一边。

——一名始终为普通人发声的执业律师

被催收短信轰炸到不敢接电话?逾期后如何应对信息围剿才合法有效?,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短信轰炸、电话不断?贷款逾期被骚扰怎么办?教你三招强势反击!
« 上一篇刚刚
×
05
2025 10

被催收短信轰炸到不敢接电话?逾期后如何应对信息围剿才合法有效?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震动,一看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