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后收到花式催收短信,是吓唬还是真要坐牢?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叮咚”一声,打开一看,是一条“温馨提醒”:“尊敬的用户,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列入征信黑名单,并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语气严肃得像法院传票,吓得你手一抖...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瞬间?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追究法律责任,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漏了一拍?手心出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是不是要被抓走?”
别慌,我是个干了十几年民商事和金融纠纷的律师,每天处理的案子,一半都跟这类短信有关,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贷款逾期后收到的催收短信,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虚张声势?你到底该怕什么,又该怎么应对?

先来拆解几条常见的催收短信:
“您的借款已逾期90天,涉嫌恶意透支,公安机关已立案,即将刑事拘留。”
“再不还款,将依法起诉,列入失信名单,子女无法上重点学校。”
“系统已启动司法程序,法院传票将在48小时内送达。”
听着挺吓人,对吧?但咱们得冷静分析——这些话,十句有八句是套路。
第一类:混淆民事与刑事界限
绝大多数贷款逾期属于民事债务纠纷,根本够不上“坐牢”的标准,除非你有伪造资料骗贷、故意转移资产逃避还款等行为,才可能涉及“贷款诈骗罪”或“信用卡诈骗罪”,光是还不上钱,不会直接进监狱。
第二类:夸大执行后果
“子女不能上学”?这是典型的以讹传讹,根据我国法律,父母的债务不会自动牵连子女受教育权,所谓“限制高消费”确实会影响孩子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但公立学校、普通民办学校完全不受影响。
第三类:制造紧迫感逼你还钱
“48小时传票送达”?法院哪有这么快?立案、排期、送达,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几周,这种“倒计时式威胁”,纯粹是为了让你恐慌还款。
虽然大部分催收短信是施压手段,但不代表你可以“躺平”,以下几点才是你必须重视的:
征信记录受损
一旦逾期超过30天,信息就会被报送至央行征信系统,这个污点会跟着你5年,影响你以后买房、买车、办信用卡,甚至找工作。
被起诉并进入执行程序
如果长期不还,银行或平台真的会起诉,一旦判决生效,你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下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会被冻结,飞机高铁坐不了,房子车子也可能被拍卖。
合法催收 vs 非法催收
正规催收可以打电话、发短信提醒,但不能辱骂、恐吓、骚扰亲友、P图造谣,如果你收到“你再不还钱就把你裸照发朋友圈”这种信息,立刻录音、截图,报警+投诉银保监会。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90后程序员,疫情期间失业,信用卡和网贷一共逾期了8万多,某天凌晨两点,他收到一条短信:“经公安备案,您已构成信用卡诈骗,明日上午10点前未还款将刑事拘捕。”
小李吓得整夜没睡,差点去借“过桥贷”还钱,后来他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案件没有进入诉讼,小李也避免了更大损失,关键是——他没有在恐惧中做出错误决定。
我想说的是:欠钱不还确实不对,但害怕和羞耻解决不了问题,比起被一条短信吓崩溃,你更该做的是:
✅ 冷静判断:这条短信是真是假?是否涉嫌违法催收?
✅ 主动沟通:联系机构说明困难,争取展期或分期;
✅ 保留证据:所有催收记录保存好,必要时维权;
✅ 寻求专业帮助:别自己硬扛,律师、调解机构都能帮你争取合理方案。
法律保护的是理性面对问题的人,而不是被情绪击垮的人,你不是孤军奋战,只要走对路,每一步都能走出困境。
——
我是张律,一个不说废话、只讲干货的执业律师,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不妨先深呼吸,一步步来。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瞬间?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追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