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杀人怎么判?法律真的会‘网开一面’吗?

普法百科2天前2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法律的天平如何倾斜?

未成年杀人,一直是社会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每当这类案件发生,公众的愤怒、惋惜与困惑交织——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法律又会如何裁决?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与成年人有本质区别。《刑法》明确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14-16周岁只对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8种严重犯罪担责;16-18周岁需负刑责,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法律真的会‘网开一面’吗?

但“从轻”不等于“免罚”,法院会综合考量犯罪动机、手段、后果、悔罪表现等因素。

  • 预谋杀人(如校园霸凌引发的报复)可能被判10年以上甚至无期;
  • 激情杀人(如突发冲突失控)可能量刑稍轻,但仍面临重刑;
  • 若存在被害人过错(如长期遭受虐待),可能进一步减轻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免于刑事处罚,未成年人也可能被送入专门矫治教育机构,家长还需承担民事赔偿。


以案说法:17岁少年弑母案,法律如何抉择?

2021年,某地17岁高中生张某因母亲管教过严,持刀弑母,法院审理认为:

  1. 张某已满16岁,需负刑责;
  2. 作案手段残忍,但考虑到长期家庭压抑(母亲有暴力倾向),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5年
  3. 心理评估显示张某存在抑郁倾向,法庭要求同步进行心理干预。

此案引发争议:有人质疑“弑母仅判15年太轻”,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惩戒始终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原则。


法条链接:核心法律依据

  1. 《刑法》第17条: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划分及处罚原则;
  2. 《刑法》第49条:犯罪时不满18岁者不适用死刑;
  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教育措施;
  4. 民法典》第1188条: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总结:法律不是纵容,而是给人生留一道门

作为律师,我深知公众对“未成年杀人轻判”的质疑,但法律的初衷并非包庇犯罪,而是承认:未成年人的心智尚不成熟,矫正比毁灭更有社会价值

给家长的话

  • 孩子的极端行为往往有迹可循,关注心理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给社会的话
  • 严惩不是终点,如何预防悲剧才是关键。

法律的天平在惩罚与挽救之间摇摆,但最终指向的,始终是一个更少伤痛的世界。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法律真的会‘网开一面’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社保连续两个月不交,你的权益会受影响吗?
« 上一篇2天前
婚后多久才可以离婚?真的有时间限制吗?
下一篇 »2天前
×
22
2025 09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法律真的会‘网开一面’吗?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法律的天平如何倾斜? 未成年杀人,一直是社会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每当这类案件发生,公众的愤怒...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