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第一次逾期的感受,焦虑、后悔还是解脱?

金融债务33秒前1

第一次网贷逾期的真实感受

“就这一次,下个月一定能还上。”——这是许多人在第一次网贷逾期前的心理安慰,可当真到了还款日,账户里的钱却不够时,那种慌乱、焦虑甚至自我怀疑的情绪,往往比想象中更强烈。

最初的侥幸心理

很多人第一次借网贷时,往往觉得“只是临时周转”,甚至认为“平台不会那么严格”,直到收到催收短信或电话,才猛然意识到:逾期真的会发生,而且后果可能比预想的更严重。

网贷第一次逾期的感受,焦虑、后悔还是解脱?

焦虑与恐慌蔓延

一旦逾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催收压力”,无论是短信提醒、电话催收,还是平台系统自动推送的“逾期影响征信”警告,都会让人心跳加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有些人会疯狂翻找钱包、借钱补窟窿,也有人选择逃避,暂时屏蔽一切催收信息。

后悔与自我反思

逾期后,很多人会开始复盘:“当初是不是不该借这笔钱?”“为什么没控制住消费?”甚至有人会陷入自责,觉得自己“失败”“不靠谱”,这种情绪虽然痛苦,但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警示,提醒自己未来要更理性地对待借贷。

部分人的“奇怪解脱感”

有意思的是,少数人第一次逾期后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尤其是那些长期“以贷养贷”的人,终于不再拆东墙补西墙,反而开始正视债务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案。


以案说法:逾期后,法律会如何对待你?

案例:小王因创业资金紧张,在某网贷平台借款5万元,约定分12期偿还,前3期按时还款,但第4个月因生意失败,无力偿还,平台开始频繁催收,并威胁“起诉”“上失信名单”,小王担心坐牢,整日焦虑。

律师分析:

  1. 网贷逾期≠刑事犯罪:单纯的网贷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不会直接导致坐牢(除非涉及诈骗、恶意逃债等特殊情况)。
  2. 催收手段有法律限制:根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恐吓、侮辱。
  3. 征信影响真实存在:逾期记录确实可能上报央行征信,影响未来贷款、信用卡申请等。

法条链接:网贷逾期涉及哪些法律规定?

  1.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网贷利率超过LPR四倍(约15.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3. 《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过程中不得泄露借款人隐私,不得非法获取通讯录信息。

律师总结:逾期后,如何理性应对?

  1. 别逃避,先理清债务:列出所有欠款(本金+利息),计算真实还款能力。
  2. 主动协商:许多平台有延期或分期政策,诚恳沟通可能争取到缓冲期。
  3. 警惕“以贷养贷”陷阱:借新还旧只会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4. 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遭遇暴力催收或高利贷,可向银保监会或法院寻求帮助。

最后提醒:网贷逾期不是世界末日,但确实是一记警钟,与其沉浸在焦虑中,不如把它当作财务管理的“转折点”,重新规划收支,才能真正摆脱债务泥潭。

网贷第一次逾期的感受,焦虑、后悔还是解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被起诉了,开庭谈话时我该怎么说才不吃亏?
« 上一篇3分钟前
×
20
2025 09

网贷第一次逾期的感受,焦虑、后悔还是解脱?

第一次网贷逾期的真实感受 “就这一次,下个月一定能还上。”——这是许多人在第一次网贷逾期前的心理安慰,可当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