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逾期1年多,真的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吗?
老王最近愁得睡不着觉。 一年前,他在微众银行的一笔消费贷突然还不上了,起初只是两个月没还,后来工作变动、家庭开支叠加,一拖就是一年多,催收电话从温和提醒到严肃警告,甚至提到“可能影响征信”“列入失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网络借贷)成为许多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选择,由于部分借款人缺乏还款能力或信用意识淡薄,网贷逾期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网贷逾期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借款人该如何应对?
网贷逾期本质上是一种合同违约行为,借款人与网贷平台(或出借人)签订电子借款合同后,若未按约定时间还款,即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逾期利息、违约金等。
高额罚息与违约金
大多数网贷平台会在合同中约定逾期罚息,通常高于正常借款利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订),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否则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征信记录受损
正规网贷平台(如持牌金融机构)会将逾期记录上报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评分,未来申请房贷、车贷甚至求职都可能受到限制。
催收与诉讼风险
催收阶段:网贷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可能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催款,但需遵守《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不得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
诉讼阶段:若逾期金额较大(通常超5000元),平台可能向法院起诉,一旦败诉,借款人可能被强制执行财产,甚至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限制高消费、乘坐高铁飞机等。
案例背景:
张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在某网贷平台借款2万元,约定分12期偿还,前3期正常还款后,张某失业,后续9期均未还款,平台多次催收无果,最终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
张某需偿还剩余本金1.5万元及合法范围内的逾期利息(按年化15.4%计算)。
因张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
启示:
网贷逾期并非"小事",金额较大时可能面临诉讼。
即使暂时无力偿还,也应主动与平台协商,避免被列入失信名单。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利率不得超过LPR四倍(目前约为年化15.4%)。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不良信用记录保存5年,结清后可申请消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可列入失信名单。
保持沟通:若暂时无力还款,应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延期或分期方案,避免被起诉。
核实债务合法性:部分网贷平台可能存在"砍头息"(预先扣除利息)、超高利率等违规行为,可依法主张调整还款金额。
避免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只会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尽早制定还款计划才是正解。
法律维权:若遭遇暴力催收或高利贷,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或寻求律师帮助。
最后提醒:网贷虽便捷,但需理性借贷,一旦逾期,务必重视法律风险,积极应对,才能避免信用破产!
网贷逾期不还,真的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吗?——中国法律关于网贷逾期的法律规定详解,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网贷逾期,法律如何界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网络借贷)成为许多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选择,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