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抚养还要写抚养权吗

一、共同抚养还要写抚养权

共同抚养也需要写抚养权相关内容。即便父母双方共同抚养孩子,签订明确抚养权的协议仍有必要。

首先,法律层面,明确抚养权归属可避免后续纠纷。共同抚养并不意味着权利义务模糊,通过书面协议能清晰界定双方在抚养孩子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如费用分担、重大事项决策权等。若未明确,日后可能因具体问题产生分歧,引发法律纠纷。

其次,实际操作方面,在涉及孩子入学、就医等事务时,相关机构可能要求明确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有书面的抚养权协议,能更顺利地处理这些事务。

再者,写抚养权协议时,应详细约定共同抚养的方式、时间安排等。例如,规定孩子在不同时间段分别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长,以及双方如何配合保障孩子的成长。

总之,共同抚养有必要写抚养权协议,以保障孩子的权益,也让父母双方的抚养行为有章可循。

二、姐姐有残疾人抚养权吗

姐姐是否有残疾人抚养权,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该残疾人是未成年人,其父母是法定,拥有抚养权。在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有负担能力的姐姐作为近亲属,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成为监护人,拥有抚养权。

要是残疾人是成年人,通常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存在抚养权问题。但如果该成年残疾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且其配偶、父母、子女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有监护能力的姐姐可以依法成为监护人。

判断姐姐能否获得残疾人抚养权,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比如自身有监护能力,同时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法或不适合履行监护职责。并且,的确定可能需通过法定程序,如有关个人或组织向人民申请指定监护人。

三、一岁权归谁继承

抚养权不存在继承问题,而是在父母等情形下进行确定。通常一岁子女的抚养权倾向于归母亲。

依据法律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是考虑到一岁子女尚处于幼儿期,对母亲的生理和情感依赖更强,母亲在喂养、照顾等方面一般更能满足子女需求,更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不过,母亲存在一些特殊情形时,子女也可能随父亲生活。比如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母亲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亲生活。

若父母双方协议不满两周岁子女由父亲直接抚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人民法院也会予以支持。

以上是关于共同抚养还要写抚养权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分享举报
全职爸爸抚养权归谁管
« 上一篇1秒前
×
16
2025 09

共同抚养还要写抚养权吗

一、共同抚养还要写抚养权吗 共同抚养也需要写抚养权相关内容。即便父母双方共同抚养孩子,签订明确抚养权的协议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