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到底是什么意思?法律上如何认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默认”这个词,默认条款”“默认同意”“系统默认设置”等,但你真的了解“默认”在法律上的含义吗?它是否等同于“同意”或“认可”?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词的法律意义,帮助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虚岁”和“周岁”的说法,但在法律上,年龄的计算有着严格的标准,直接影响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上的岁数究竟怎么算?
法律上只承认周岁,尤其是在涉及刑事责任、民事行为能力、退休年龄、入学年龄等重要事项时,周岁才是唯一标准。
根据《民法典》规定,“周岁”从出生次日开始计算,生日当天才算真正满岁。
案例:17岁的小李在生日前一天(即未满18周岁)与他人签订了一份高额合同,后被对方起诉要求履行,法院最终认定合同无效,因为小李签约时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不生效。
关键点:
《民法典》第17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刑法》第17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一句话总结:岁数不仅是数字,更是法律上的重要分界线,正确计算才能保障自身权益!
岁数怎么算?法律上如何认定一个人的真实年龄?,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法律与日常的差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虚岁”和“周岁”的说法,但在法律上,年龄的计算有着严格的标准,直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