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了,员工社保就可以不交了吗?
“我们公司马上要上市了,但HR说为了控制成本,部分员工的社保可能会‘优化处理’,这合法吗?”说实话,我当时一听就有点愣住——都2023年了,居然还有企业觉得上市能成为不交社保的“挡箭牌”?今天我们就来...
“律师,我公司有个员工离职了,我想直接把他的社保账户注销掉,这样公司就不用再给他交社保了,行不行?”
听起来好像挺“省事”,但这事儿真没这么简单。
今天我就从法律和实操的角度跟大家聊聊:注销社保,不等于不用交社保。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注销社保”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以为,社保账户一注销,就跟这个人的社保关系彻底“断干净”了。
但其实,社保账户的注销,一般是指参保人因为退休、死亡、出国定居等特殊原因,彻底终止社保关系,而普通的员工离职,根本不属于这些情况——公司该缴的社保,一笔都跑不掉。
哪怕员工人已经走了,只要公司没办妥社保停缴手续,社保系统里你们单位的应缴账目还在滚动。
你想着“我不交,反正人也走了”,社保中心可不会这么觉得。
他们只会按系统记录生成应缴账单,逾期不交?滞纳金、罚款一步到位,甚至影响公司信用。
更严重的是——员工虽然离职,但社保如果断缴,将来可能反过来告公司。
比如他万一在离职后一个月内生病报销,发现公司没缴社保导致用不了医保,公司是要赔损失的。
再比如养老保险没缴够影响他退休待遇,他也完全可以追溯公司的法律责任。
所以结论很明确:注销社保账户,绝对不是企业逃避缴费的途径。
员工离职,正确做法是及时办理“社保减员”,也就是停保,而不是注销,注销是特殊场景下的特殊操作,普通公司根本用不上。
我去年处理过一个真实的案子:
某科技公司有一位核心员工张经理突然离职,人事图省事,直接向社保中心提交了“账户注销申请”,理由是“该员工已不在岗”,并停止缴费。
结果半年后,张经理因突发疾病住院,才发现自己的医保早已被注销无法使用。
事后他不仅要求公司补缴全部社保,还索赔医疗自费部分和经济损失共计12万元。
公司一开始还辩称:“他自己同意的!离职时也没说要交社保!”
但法院认为,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因员工离职而立即免除。
最终公司不仅全额补缴社保、支付赔款,还被社保机构处以欠缴金额1.5倍的罚款。
你看,想省小钱,反而赔了大钱。
一句话:别拿注销当停保,别拿无知当省钱。
社保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责任,也是受法律严格约束的强制性义务。
员工离职,老老实实走“减员”流程;不确定怎么操作,就打12333社保热线问清楚。
否则一旦被员工投诉或社保稽核,企业面临的不仅是补缴和罚款,更是信誉和经营风险。
守住合规底线,才是真正省心、省事、省大钱的做法。
免责声明:本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实务经验撰写,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操作请结合实际情况并咨询专业人士。
社保账户注销了,钱就可以不交了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律师,我公司有个员工离职了,我想直接把他的社保账户注销掉,这样公司就不用再给他交社保了,行不行?” 听起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