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是如何规定的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是如何规定的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规定如下:
1.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比如一方、等严重违法行为引发事故。
2.两方或多方有过错,根据行为作用和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例如,双方都存在违规驾驶情况,过错程度相近则可能是同等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故意造成事故,他方无责任。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中主责应该如何赔偿
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责,通常无法认定为工伤。依据《》,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能认定为工伤。若负主责,不符合此认定条件。
但在特殊情况下,若该交通事故并非发生在上下班途中,而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情形,即使负主责也可认定为工伤。
一旦认定为工伤,赔偿流程如下:首先,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认定为工伤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还可享受伤残津贴;若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解除劳动关系时,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赔偿标准和金额,要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规定确定。
三、书已经签字还可以复议吗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签字后,是不能申请复议的,但可以申请复核。
在中,当事人签收责任认定书,仅表明其收到了该文书,并非意味着认可责任划分,不影响其后续救济权利。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若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可自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要载明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责任划分不公正或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将作出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的复核结论;若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会作出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
以上是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