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与赔偿责任认定
一、最新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与赔偿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主要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具体分为:
1.全部责任和无责任: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无过错的另一方无责任。
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双方或多方有过错,作用大的承担主要责任,作用小的承担次要责任。
3.同等责任:各方过错程度相当,承担同等责任。
赔偿责任认定与责任划分相关: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按责任比例分担赔偿。负全部责任,承担100%赔偿;主要责任一般承担70%-80%;同等责任各承担50%;次要责任承担20%-30%。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机动车一方负全责,承担100%赔偿;主要责任承担80%;同等责任承担60%;次要责任承担40%。若机动车无责,在无责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3.若有交强险和商业险,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险按合同约定赔偿,仍不足则由责任人承担。
二、交通事故进行有哪些程序
程序如下:
1.确定鉴定时间:通常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应以事故直接所致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2.选择鉴定机构: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建议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鉴定机构。
3.准备鉴定材料:一般需携带、医院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如X光片、CT片等)、书等。
4.提出鉴定申请: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选定的鉴定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鉴定申请表。
5.进行鉴定:鉴定机构受理申请后,安排鉴定时间,对伤者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测试。
6.出具鉴定报告:鉴定机构根据检查结果和相关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出具伤残鉴定报告,明确等信息。
当事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重新鉴定。
三、交通事故主次责任通常比例是多少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比例需根据事故情形具体分析。
在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时,主次责任常见比例为主责承担70%,次责承担30%。这是因为双方在道路行驶中的风险和注意义务相当,按照此比例划分能相对公平地分担事故损失。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事故时,若机动车主责,一般机动车一方承担80%,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承担20%;若机动车次责,机动车一方承担40%,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承担60%。这是考虑到非机动车和行人在交通中的相对弱势地位,从保护弱者角度进行的责任分配。
不过,上述比例并非绝对,会结合事故实际情况,如事故发生时各方的过错程度、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力大小等,综合判断并确定具体赔偿比例。
以上是关于最新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与赔偿责任认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