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与机动车相撞责任如何划分
一、电动三轮车与机动车相撞责任如何划分
电动三轮车与机动车相撞,责任划分需依据事故具体情形,遵循相关交通法规判定。
若电动三轮车被认定为非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发生,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无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赔偿责任。若交通事故损失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若电动三轮车被认定为机动车,双方都应按机动车相关规定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作用以及过错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责任。具体如下: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两方以上过错发生事故,根据行为对事故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事故过错,属交通,各方均无责任;一方故意造成事故,他方无责任。
总之,电动三轮车与机动车相撞责任划分要结合车辆属性、双方过错等综合判断,最终以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电动自行车过斑马线被汽车撞,责任判定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一般而言,若电动自行车推行过斑马线,依据相关法律,此时应视为行人,汽车应礼让。若汽车未礼让导致事故发生,汽车通常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因为在经过斑马线时,汽车驾驶员有观察路况、确保安全通过的义务。
若电动自行车骑行过斑马线,电动自行车一方存在一定过错。骑行通过斑马线违反了应下车推行的规定,可能会被判定承担次要责任,汽车承担主要责任。不过,若汽车存在、、等严重违法行为,即使电动自行车骑行过斑马线,汽车也可能被判定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具体的责任划分要由交警根据事故现场勘查、当事人陈述、证言、监控录像等证据进行综合判断,并出具书。当事人若对责任认定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
三、电动三轮车撞人交警会直接认定为机动车吗
电动三轮车撞人后,交警并非会直接认定其为机动车。判断电动三轮车是否属于机动车,需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
通常,交警会根据车辆的技术参数进行判断。如果电动三轮车的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等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标准中对机动车的定义,就会被认定为机动车。例如,若其设计最高时速超过20公里每小时,且整车质量超过40公斤,一般会按机动车处理。
但认定过程并非简单直接,交警会进行专业检测和调查。不会仅因发生撞人事故,就直接将电动三轮车认定为机动车,而是需经过严谨的检验程序和科学的判定。
所以,电动三轮车撞人后,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交警会直接认定其为机动车,最终结论要以专业检测和依据相关法规判定为准。
以上是关于电动三轮车与机动车相撞责任如何划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