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可以把抚养权写成共同抚养吗
一、离婚后孩子可以把抚养权写成共同抚养吗
离婚后,抚养权可以约定为共同抚养。在法律层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共同抚养,指离婚后父母双方共同行使对子女的抚养权,并非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支付并享有的传统模式。这种抚养方式有利于孩子获得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支持和引导,减少因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也能让父母继续在孩子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要实现共同抚养,父母双方需就抚养的具体安排达成一致,包括孩子的居住、、医疗等方面。协议内容应明确且具可操作性,以保障共同抚养顺利进行。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子女权益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法院会综合考虑孩子的意愿、父母的抚养能力和条件等因素,决定是否支持共同抚养。
二、离婚后协议房产归女方,没过户有影响吗
离婚后协议房产归女方但没过户存在一定影响。
从物权效力来看,根据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即便约定房产归女方,在未办理过户登记前,房产在法律上仍属于原登记人。这意味着原登记人可能会利用登记的便利性,将房屋进行抵押、出售等处分行为。若第三人是善意取得,女方可能无法追回房屋,只能依据离婚协议向对方主张赔偿。
从风险角度而言,若原登记人涉及债务纠纷,有权对登记在其名下的房屋申请查封、执行等措施,女方的权益会受到损害。而且,未过户可能会在后续房屋使用、交易等过程中产生诸多不便。
为保障自身权益,女方应及时与对方协商,按照离婚协议的约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若对方拒绝配合,女方可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凭借生效的法律文书强制办理过户。
三、离婚后抚养费支付到18周岁还需支付吗
离婚后抚养费通常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但存在特殊情形需继续支付。
若子女18周岁后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比如子女因残疾无法正常工作获取收入,父母需继续提供经济支持。
若子女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像一些青少年辍学打工,收入能满足自身生活开销,父母可以不再支付。
所以,离婚后抚养费支付到18周岁是否还需支付,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判断。
以上是关于离婚后孩子可以把抚养权写成共同抚养吗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