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就是老赖?别急着贴标签,先搞清楚这5个关键点!
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最后干脆玩失踪,这时候你心里肯定火大,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这种人就是老赖!”但等等——借钱不还,真的就能直接叫“老赖”...
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微信不回、电话拉黑,连朋友圈都设了权限?亲戚借三万应急,承诺年底结清,可年都过了三个,人影都没见着,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冒出一句:“这不就是老赖吗!”——但等等,咱们先别急着扣帽子。
在法律上,“老赖”其实是个俗称,正式名称叫“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说,不是谁欠钱不还就能被叫老赖的,它有严格的认定程序和标准,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跟你掰扯清楚:到底什么情况下才算“老赖”?普通借钱不还又该怎么应对?

很多人以为,只要借钱不还,那就是老赖,错!法律上从来没有“口头认定”的老赖,一个人是不是老赖,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所以你看,从“欠钱”到“老赖”,中间隔着一场官司和一套司法程序,没走完这些流程,哪怕他赖了十年,法律上也不能直接叫他老赖。
当然不是!虽然不能马上贴“老赖”标签,但你的权利一点没打折。
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只要你们之间有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能证明借款事实,哪怕没打借条,只要有证据链,法院照样支持你。
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约定还款日开始算,三年内你都可以去起诉,别拖!我见过太多人想着“再等等,给他点时间”,结果一等就是五年,诉讼时效过了,想告都告不了。
还有,别小看催债的证据,每次打电话、发微信催他还钱,记得保存录音或截图,这些不仅能证明你在主张权利,还能中断诉讼时效,让维权窗口期重新计算。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当事人小李借给前同事8万元,当时没写借条,只有两笔银行转账记录,外加一段微信聊天:“哥们儿周转一下,月底一定还”,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对方装失忆。
小李来找我时很绝望,觉得“没借条,钱肯定打水漂了”,但我一看聊天记录,立刻建议他起诉。
庭审中,对方辩称这是“共同投资款”,但我们提交了完整的微信对话(包括催款记录)、转账凭证,以及小李日常收入稳定、无投资习惯的佐证,最终法院认定属于借贷关系,判决对方全额返还。
更关键的是,判决后对方仍不还钱,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到他名下有辆车,立即查封,并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一下,他主动找上门来求和解——因为孩子要上私立学校,他没法坐飞机出差谈生意了。
你看,从“欠钱”到“老赖”,只差一个坚决维权的动作。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武器,别觉得“打官司麻烦”,有时候正是这份“较真”,才能守住底线。
借钱这件事,最伤的不是钱,是人心,我们都不该做那种逼人太甚的债主,但也绝不能当任人宰割的老好人。
记住三句话:
最后我想说: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可以选择宽容,但不该放弃追讨的权利。真正的成熟,是既有帮人的善意,也有护己的锋芒。
借钱不还的人未必是“老赖”,但如果你一直沉默,他就会越来越像。
借钱不还就是老赖?别急着贴标签,先搞清楚这三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微信不回、电话拉黑,连朋友圈都设了权限?亲戚借三万应急,承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