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真能抓老赖坐牢吗?这些法律真相90%的人都搞错了!

金融债务34秒前1

好心借了几万块给朋友应急,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拖就是两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直犯嘀咕:“这人是不是犯法了?能不能直接报警抓他?”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让无数人头疼的问题——借钱不还,到底算不算犯罪?能不能把“老赖”送进监狱?

借钱不还,真能抓老赖坐牢吗?这些法律真相90%的人都搞错了!


借钱不还 ≠ 犯罪,但“耍赖”可能真的会坐牢!

先泼一盆冷水:单纯的借钱不还,在法律上通常不构成刑事犯罪,也就是说,你不能因为别人欠钱不还,就直接去派出所报案说“他诈骗我”“他坐牢去吧”,警察大概率会告诉你:“这是民事纠纷,去法院起诉。”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赖”就能逍遥法外,关键要看——他是“还不起”,还是“不想还”?

如果一个人明明有钱,却故意转移财产、装穷躲债、玩失踪,那性质就变了,这种行为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时候,他就真的可能穿上号服,走进看守所的大门。

举个最典型的场景:你打赢了官司,法院判对方还你10万块,可他不仅不还,还偷偷把房子过户给亲戚,车子低价卖掉,自己住着豪宅吃香喝辣,这种情况下,你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实后,就可以依法把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甚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以案说法: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老赖

2021年,浙江温州的张某向朋友李某借款35万元,约定一年内归还,到期后,张某各种推脱,最后干脆失联,李某无奈起诉,法院判决张某还款并进入执行程序。

可张某不但不配合,反而在判决生效后迅速将名下两套房产以“买卖”名义低价转给妹妹,银行账户也清空,执行法官调查发现,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且无实际资金往来,属于典型的恶意转移财产

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张某移送公安机关,张某被刑事拘留,后被判刑一年两个月,更讽刺的是,那两套房也被依法追回,债务一分没少,人还进了监狱。

你看,本来只是民事债务,非要演成刑事大戏,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


法条链接:哪些行为真的会“踩雷”?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强制措施,并可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赖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行、影响子女就读私立学校等。

换句话说:你不还钱,法律先给你“限消”;你敢耍花招,法律就给你“戴铐子”。


律师总结:别让善良变成软弱,要用对方法治“老赖”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想说的是:借钱本身是信任,但维权必须靠法律。

很多人吃亏,不是因为对方太狡猾,而是自己太心软、太拖延,记住这几点:

  1. 借钱一定要留证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缺一不可,口头承诺等于白纸一张。
  2. 逾期不还,尽早起诉:不要等到三年诉讼时效快过了才想起来打官司,错过时机,再有力也难回天。
  3. 胜诉后坚决申请执行:赢了官司不执行,等于纸上谈兵,主动向法院提供对方财产线索,推动查封、扣押。
  4. 发现转移财产,立即报警或提刑案自诉:一旦掌握对方恶意逃避执行的证据,完全可以走刑事途径,让“老赖”付出更大代价。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面对老赖,愤怒没用,哭诉没用,唯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底线与尊严。

借钱时你是朋友,讨债时你是战士——别怕麻烦,因为正义,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借钱不还,真能抓老赖坐牢吗?这些法律真相90%的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怎么请律师告父亲?突然想告父亲怎么办?
« 上一篇3分钟前
×
27
2025 11

借钱不还,真能抓老赖坐牢吗?这些法律真相90%的人都搞错了!

好心借了几万块给朋友应急,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拖就是两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你气得牙痒...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