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就是老赖?东莞人注意了,欠钱不还到底犯不犯法?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三年过去了连个微信都不回;亲戚借了十万做小生意,承诺年底结清,可如今房子都翻修了,钱却像石沉大海,在东莞这座制造业与民营经济活跃的城市,人情...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月就还,结果一拖半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你心里憋屈,气得牙痒痒,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去找他又怕撕破脸,不去追吧,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人是不是已经构成“犯罪”了?能不能报警抓他?他算不算“老赖”?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借钱不还,到底算不算违法?会不会坐牢?法律到底管不管?

先说结论:光是“借钱不还”本身,并不直接构成刑事犯罪。
没错,你没听错,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范畴,不是刑事问题,也就是说,对方欠你钱不还,你不能直接去公安局报案说“他诈骗我”,因为这不是偷也不是抢,而是你们之间的一纸约定没履行。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赖”就能逍遥法外,法律对这种行为早有后手,而且越来越狠。
当一个人明明有钱却故意赖账、转移财产、装穷躲债,法院判决后仍拒不执行,这时候性质就变了——从“民事违约”升级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就真的可能坐牢了!
举个现实中的情况:小王借给朋友老李8万块,打了借条,约定了还款时间,到期后老李各种推脱,小王无奈起诉到法院,法院判了,要求老李限期还款,可判决生效后,老李名下突然啥都没有了,车过户给了亲戚,银行卡一分不剩,自己却天天发朋友圈晒旅游、吃大餐,这种行为,就非常危险了。
一旦查实他是故意隐匿、转移财产来逃避执行,小王可以向法院申请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赖黑名单”),同时可以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其“拒执罪”。
这时候,老李面临的就不是还钱那么简单了,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以案说法:一场“精明老赖”的翻车记
2021年,浙江温州有个案子特别典型,张某向同事借款15万元用于生意周转,签了借条,承诺一年内还清,结果到期后一直拖延,同事起诉胜诉,法院判决张某还款。
可张某压根不理会,不仅不还钱,还把名下一套房产低价转给了妹妹,自己搬去城中村租房住,对外宣称“破产了”,执行法官调查发现,他虽然账户没钱,但每月固定有上万元收入通过他人账户转账,且频繁出入高档场所。
法院认定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移送公安机关,最终张某被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更讽刺的是,他妹妹因协助转移财产,也被追究了相应法律责任。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你以为的“聪明操作”,在法律眼里全是证据。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事诉讼法》也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查封财产、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多个司法解释明确指出: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虚构债务、虚假诉讼逃避执行的,均属于“拒执罪”的打击范围。
律师总结:
兄弟姐妹们,别再天真地以为“欠钱的是大爷”,法律不会让老实人吃亏。
借钱不还本身不坐牢,但赖账+耍滑+玩失踪+有钱不还=刑事犯罪,这就是红线。
如果你正被人欠钱不还,记住这几步:
法律从不鼓励暴力催收,但也绝不会纵容老赖横行。
你要做的,不是愤怒,而是冷静、专业、一步步用法律武器把属于你的东西拿回来。
今天的沉默,就是明天老赖嚣张的底气。
而你每一次依法维权,都在为社会的诚信体系添一块砖。
该出手时就出手,法律永远站在守约者这一边。
借钱不还就是老赖?到底犯不犯法,能坐牢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月就还,结果一拖半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