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不还钱,还能继续借钱?这操作到底犯不犯法?
朋友当初信誓旦旦说“下个月一定还”,结果一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更离谱的是,这人一边欠着你的钱不还,一边又在朋友圈晒新手机、新包包,甚至还在别的平台借了新贷款——你说气不气?...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三年过去了连个微信都不回;亲戚借了十万做小生意,承诺年底结清,可如今房子都翻修了,钱却像石沉大海,在东莞这座制造业与民营经济活跃的城市,人情往来频繁,资金周转更是家常便饭,可一旦遇到“借钱时是兄弟,还钱时成陌路”的主儿,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是不是犯法了?能不能报警抓他?”
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在东莞,借钱不还到底算不算违法?会不会坐牢?所谓的“老赖”又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先说结论:单纯借钱不还,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并不直接构成刑事犯罪。换句话说,你不能因为老王去年借你三万没还,就去派出所报案说“他诈骗我”,警察大概率会告诉你:“这是民事纠纷,建议走法院。”
但这绝不意味着“老赖”可以高枕无忧,不还钱虽然不直接等于“坐牢”,但它可能触发一系列法律程序,最终让你寸步难行。
举个例子:如果你已经通过法院起诉并胜诉,法院判决对方还款,但他依然拒不执行,这时候性质就变了——从“民事违约”升级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就真的可能坐牢了!
你以为欠钱不还是小事?在东莞这种经济活跃、信用体系逐步完善的城市,后果远不止被拉黑这么简单。
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旦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你的名字会出现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全国可查,坐高铁、飞机受限,子女读私立学校受限,甚至投标、贷款、开公司都会被卡住。
财产被强制执行
法院可以查封你的房产、冻结银行账户、扣押车辆,甚至拍卖你名下的资产来还债,有些“聪明人”以为把房子转给亲戚就能躲债?别忘了,法院还能认定“恶意转移财产”,照样追回来。
面临司法拘留甚至刑事责任
如果有证据证明借款时就没打算还(比如虚构项目、伪造收入),那可能涉嫌诈骗罪;如果判决后故意藏匿财产、逃避执行,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七年!
2022年,东莞茶山镇的李某向好友张某借款18万元用于工厂周转,写下借条,约定一年内还清,到期后李某以“资金紧张”为由拖延,后来干脆失联,张某无奈起诉,法院判决李某偿还本金及利息。
可判决生效半年,李某既不还款也不申报财产,名下一辆宝马X5还频繁出现在高档小区,执行法官调查发现,李某将工厂收入转入妻子账户,自己“零收入”,法院认定其行为属“恶意逃避执行”,依法对其司法拘留15天,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李某因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刑事立案,家属被迫筹钱还清债务,才得以撤案。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会一直沉默,老赖的“小聪明”,终将付出大代价。
在东莞这样的城市,做生意、搞实业,资金往来再正常不过,但请记住:人情归人情,法律归法律。借钱之前,多问一句“有没有借条”,还款逾期,早点行动“发律师函+起诉”,不要等到五年过去,对方换了三辆车,你还在朋友圈发“提醒”。
欠钱不还虽不直接犯法,但法律的网越收越紧,今天的“老赖”,明天可能就是限制高消费、子女上学受阻、工程项目落选的“社会边缘人”,而作为出借人,你也不是弱势群体——只要你敢拿起法律武器,法院就是你最硬的后台。
别再问“借钱不还犯不犯法”了,该问的是:“我什么时候该出手?”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而你要做的,是不让它走得太远。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三年过去了连个微信都不回;亲戚借了十万做小生意,承...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