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的老赖怎么治?催收无效后还能怎么办?
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人影都找不着了?更气人的是,当初连张借条都没写,或者写了也是随手一拍,信息不全,这时候你心里憋屈吧?想告他吧,又怕...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了约定时间,对方要么装失联,要么“最近手头紧”,一拖再拖,等你急了想追债,人家干脆翻脸不认账,电话拉黑、微信删除,连面都不见——这种人,我们俗称“老赖”。
别以为这只是人情冷暖的小事,这背后其实是实实在在的法律问题,钱不多,告又嫌麻烦;不告吧,又咽不下这口气,那到底该怎么办?咱们就来聊聊,当“老赖”借钱不还时,普通人该怎么合法、高效地把钱要回来。

很多人在借钱时图省事,觉得“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结果一出事才发现——没借条、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还删得七七八八,这时候再去法院?难了。
记住一句话:没有证据的债权,就像没有锚的船,风一吹就散了。
第一步不是去堵门、发朋友圈曝光,而是先整理证据,你需要准备:
这些材料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能为你后续维权打下基础,千万别等到对方彻底消失才想起来收集证据。
很多人碍于情面,迟迟不愿走法律程序。法律不是撕破脸的最后手段,而是保护善意的最后一道防线。
你可以先通过书面催告函的方式正式通知对方还款,语气可以严肃但不必攻击人格,这种函件不仅能施加心理压力,还能作为将来诉讼中“催收”的证据。
如果对方依旧不理,那就该考虑起诉了,很多人怕麻烦、怕成本高,其实现在小额诉讼非常便捷:
一旦胜诉,法院会出具判决书,你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到时候,查封银行卡、冻结微信支付宝、列入失信名单……一套组合拳下来,很多“老赖”立马变“乖”。
有些人被逼急了,就在朋友圈、抖音、微博公开对方姓名、照片、借款细节,甚至配上“人渣”“骗子”等字眼,听着解气,但风险极大。
根据《民法典》规定,未经允许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可能构成侵犯隐私权或名誉权,就算对方是老赖,你也得依法维权,一旦被反诉,你从受害者变成被告,就得不偿失了。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法院诉讼形成官方认定的事实,再由法院将对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才是合法有效的“曝光”。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李借给同事6万元应急,当时只有口头约定,后来对方赖账,老李急得睡不着。
我们梳理发现,虽然没借条,但他有三笔微信转账记录,还有一次吃饭时偷偷录的音,对方亲口说:“钱会尽快还你,最迟年底。”
我们以此为基础,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庭审中,对方否认借款性质,说是“共同投资”,但我们提交了完整的资金流向和录音证据,法院最终采信了老李的说法,判决对方全额返还本金及逾期利息。
更关键的是,判决生效后对方仍不履行,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到他名下有一辆轿车,立即查封拍卖,老李的8万多(含利息)全数拿回。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只要证据链完整,哪怕对方耍赖,法律也不会让老实人吃亏。
面对老赖,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沉默只会助长恶意,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冷静取证、依法维权、步步为营。
借钱出去时,多一分谨慎,就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被人拖欠后,少一分冲动,就是为胜诉多添一份筹码。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只要你愿意站出来主张权利,法院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别怕麻烦,也别怕对抗,因为每一次依法追讨,不仅是为自己讨回公道,也是在为社会的诚信体系添一块砖。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句话,不该只停留在道德层面,更应扎根于法治土壤之中。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收无效后还能怎么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了约定时间,对方要么装失联,要么“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