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债催出友情,最后发现人比钱还值钱?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一通电话打来,语气真挚得像是刚看完《感动中国》:“兄弟,最近手头紧,借五千救个急,月底一定还!”你心一软,转了钱,结果呢?月底变成了下个月,下个月变成了“等我发工资”,发了工资他却在朋友圈晒三亚旅游照。

更绝的是,你还不好意思开口要,怕伤感情,可感情没伤着,钱包先伤透了,你说这钱要不要吧,要吧显得小气,不要吧又肉疼得像被蚂蚁啃骨头,这时候你才发现,原来借钱出去的那一刻,不是把钱借给了朋友,是把自己的底线借给了“老赖”。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债催出友情,最后发现人比钱还值钱?

别慌,作为天天跟欠钱不还的人打交道的律师,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一捋:当“情分”碰上“钱分”,咱们到底该怎么体面地把钱要回来?还能不能做朋友?

咱得认清一个现实:大多数“老赖”不是一开始就打算赖账的,而是从“拖”开始,慢慢演变成“赖”的。一开始可能是真困难,但你不催,他就心安理得;你一催,他就装失忆、装可怜、甚至反咬一句:“你怎么这么计较?”

第一步,别怕撕破脸,该催就得催,但怎么催?不是天天发微信“你还记得那五千吗?”也不是打电话吼“你再不还我报警了啊!”——这样不仅效果差,还容易把自己搞成“情绪负债人”。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留证据 + 温和但坚定地表达诉求。

你可以发一条信息:“上次借你的五千,我记得你说月底还,现在快两个月了,我这边也急用钱,你看这两天能不能先还一部分?实在有困难咱们也聊聊办法。”
这话听着客气,但意思明确:我不是忘了,你也别装傻,这条记录还能当证据用。

如果对方继续装死?那就升级策略:书面催告函走起。

别以为这是小题大做,一份正式的催款函,哪怕是你自己写的(当然最好让律师帮你润色),写明借款时间、金额、约定还款日、利息(如果有)、以及最后还款期限,打印出来寄给他——最好是用邮政EMS,备注“催款函”,保留回执。

这一招,杀伤力巨大,很多人看到“函”字就慌了,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完了,正经了,可能要打官司了。”

说到打官司,很多人怕麻烦、怕成本高。小额借贷纠纷,走法院真的没你想的那么难。

现在基层法院都有“诉前调解”程序,你材料一交,法院会先联系对方调解,很多老赖一听“法院通知”,立马就怂了,赶紧还钱求撤案,就算调解不成,进入诉讼,只要你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这些基本证据,胜诉率极高,诉讼费也就几十到几百块,赢了还能让对方承担。

最狠的是,一旦判决生效,对方还不还?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查银行账户、冻结微信支付宝、上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以后他想坐高铁、住酒店、给孩子报国际学校?门儿都没有!这时候你才明白,原来“老赖”最怕的不是你还钱,而是丢脸+不方便。


📚以案说法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给同事8000块,说是周转三个月,结果三年过去了,对方换了三部手机,微信拉黑了两次,见面还笑呵呵喊“兄弟”,小李忍无可忍,找到我们。

我们先发了律师函,对方一开始不理,结果第二天就主动联系说“最近手头松了”,我们坚持要求全额还款,并告知已准备起诉,三天后,钱全到账。

有趣的是,后来对方在群里说:“没想到真找律师啊,我以为就是吓唬吓唬。”——你看,老赖不怕熟人,就怕“动真格的”。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只要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具体诉求和事实依据,就可以提起诉讼。

简单说:只要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就能告!


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你以为你在帮朋友,其实你是在测试一段关系的底线。

面对老赖,别自责“是不是我太较真”,而是要清醒:善良要有牙齿,友情不能成为被收割的理由。

记住三句话:

  1. 借钱时留个心眼,转账备注“借款”,聊天留底;
  2. 催收时保持冷静,温柔但坚定,步步为营;
  3. 真遇到铁公鸡,别犹豫,该发函发函,该起诉起诉——法律,才是最硬的“催债神器”。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常说的话:
钱可以再赚,但尊严和底线,一次妥协,就再也立不起来了。

别让“不好意思”,成了别人践踏你善意的台阶。
你大方借钱,也要理直气壮地要回来。
毕竟,你不是老赖的atm,你是你自己人生的债权人。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债催出友情,最后发现人比钱还值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冀州逾期贷款催收怎么办?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 上一篇4分钟前
×
19
2025 11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债催出友情,最后发现人比钱还值钱?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一通电话打来,语气真挚得像是刚看完《感动中国》:“兄弟,最近手头紧,借五千救个急,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