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借钱不还装失联?别慌,三招教你把钱追回来!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亲戚朋友开口借钱,碍于情面点了头,结果对方转头就玩消失,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连上门讨债都吃闭门羹,更气人的是,这还是“夫妻档”联手演戏:一个唱红脸说“手头紧”,一个装白脸说“...
咱们谁还没个三五好友?平时吃顿饭、喝杯茶,关系好得跟亲兄弟似的,可一旦牵扯到钱,尤其是那种“你先帮我垫一下,回头就转你”的口头承诺,画风分分钟就变了——人还在,钱没了,连个字据都没有。
最扎心的是什么?是你明明借了钱出去,对方拖着不还,你想打官司吧,翻箱倒柜愣是找不出一张借条、一段录音,甚至连微信聊天记录都被清空了,这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完了,这钱是不是只能认栽?

别急!作为一名打了十几年民间借贷官司的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借条,不代表就没证据;没有书面合同,也不代表你就拿他没办法,关键是怎么“挖”证据、“补”漏洞、“打”心理战。
下面我给你拆解三招实用狠招,哪怕你现在手头啥都没有,也能一步步把主动权拿回来。
很多人以为没借条就等于没证据,其实大错特错,现在谁不用微信?借钱那一刻可能没写借条,但你俩总聊过吧?哪怕只有一句“你那两万我月底一定还”,或者“收到,等发工资就转你”,这些都可能是关键证据!
重点来了——不是所有聊天记录都能当证据用,法院要的是完整、真实、能体现借贷合意的内容,所以你要做的是:
一句话可能救回两万块。
很多人一听“录音”就觉得心虚,怕不合法,其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只要不是通过窃听、偷拍等侵犯隐私的方式获取,私下录音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怎么录?举个例子:
你可以找个理由约他见面,“最近我也缺钱,你看能不能先还一部分?”
他说:“我知道欠你钱,但现在真没钱。”
你接着问:“那你是承认欠我两万对吧?”
他答:“是啊,我又没说不还。”
——这段对话,就是铁证!
提醒一点:录音时尽量引导对方说出“借了多少钱”“什么时候借的”“什么时候还”这类具体信息,越详细越好,回家马上备份,标注时间地点人物。
有时候你自己没留神,但别人看见了,比如你取现金借给他,有没有一起在场的朋友?有没有转账时让同事帮你操作?甚至有没有在他朋友圈评论过“什么时候还我钱”而他没反驳?
这些都可以成为辅助证据。
更聪明的做法是:找共同认识的人去“旁敲侧击”,比如你让另一个朋友问他:“听说你找老张借了钱,最近周转过来没?” 如果他当场承认或默认,这个第三方的证言,在法庭上也能加分。
法律讲究“证据链”,哪怕单个证据不够强,多个碎片拼起来,照样能让法官采信。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李借给老乡5万块钱做生意,全是现金交付,没打条,结果两年不还,电话不接,微信拉黑。
我们接手后,发现他手机里有一段半年前的语音:老李催款,对方说:“我现在工地没结账,等下个月拿到钱第一笔就还你。”
就这一句话,加上银行取现记录(时间吻合)、两个共同朋友的证词,法院最终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判决全额返还。
你看,没借条也能赢,关键是会“挖”。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口头借款也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这意味着,只要你能证明钱给了他,他就得自证这不是借款!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电子数据(包括微信聊天、录音、邮件等)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我常说一句话:友情归友情,钱财要分明,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让他写个借条就翻脸;而那些嫌麻烦、推脱不写的,往往就是将来赖账的人。
下次借钱前,请务必做到三点: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以为的“信任”,可能只是别人眼里的“软弱可欺”。
最后送大家一句真心话: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钱不多,也要争;证据少,更要拼,只要你肯行动,就有希望把公道要回来。
别让那份善意,最后变成了自己口袋里的窟窿。
朋友借钱不还又没借条?别慌,这3招教你把钱追回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谁还没个三五好友?平时吃顿饭、喝杯茶,关系好得跟亲兄弟似的,可一旦牵扯到钱,尤其是那种“你先帮我垫一下,回...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