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按多少利息算
一、借钱不还按多少利息算 如果双方有约定,按约定的利息计算。 若未约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1. 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利息;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
朋友张口借两万,说好三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两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人也找不着了,更气的是,你去法院起诉,胜诉了,可执行时对方名下啥都没有——典型的“老赖”,这时候你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钱拿不回来就算了,那我至少能多要点利息吧?毕竟拖了这么久,通货膨胀、机会成本都得算进去啊!
但问题来了:这种情况下,我能主张多少利息?是不是越多越好?法院到底支不支持?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
很多人以为,“他拖了我三年,那我就按三年的银行贷款利率翻倍收”,或者干脆自己定个“月息3分”、“日息千分之一”往回要,听起来好像挺合理,但现实是——法院只认合法范围内的利息,超出部分直接打掉。
首先得分清两种情况:
如果你当初写借条时白纸黑字写着“月息1.5%”或“年利率18%”,而且这个数字没超过法律保护上限,那恭喜你,这部分利息法院基本都会支持,关键是——必须有书面约定。
注意!口头说的“到时候给你点利息”在法庭上很难被采信,除非你有录音、聊天记录等强有力的证据佐证。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熟人之间不好意思写得太正式,结果一旦翻脸,连本金都要费劲追讨,更别说利息了。
如果既没约定借期内利息,也没约定逾期利息,法院也不是完全不管,根据法律规定,你可以从对方逾期还款之日起,主张按同期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的资金占用损失。
举个例子:
2023年借出5万元,约定2024年1月1日还清,结果一直没还,那你就可以从2024年1月2日起,按当时的一年期LPR(比如3.45%)来算利息,虽然不多,但这是法律明确支持的部分。
可以,但前提是——你们约定了逾期利息,且不超过法定上限。
目前民间借贷的司法保护利率上限是: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比如签借条的时候LPR是3.85%,那最高只能主张年化15.4%的利息,超过这个数,法院不会支持。
特别提醒:
即使对方是“老赖”,你也不能狮子大开口,曾有个案子,原告主张月息5%,相当于年化60%,结果法院不仅没支持,还当庭批评其“滥用诉讼权利”。
张先生2017年借给同学李某8万元,微信转账备注“借款”,两人聊天里提过“等我手头宽裕了连本带息一起还”,但始终没写借条,也没明确利率。
直到2023年,李某仍分文未还,张先生起诉,要求归还本金8万,并支付六年利息共4.8万元(相当于年化10%)。
法院审理后认为:
最终张先生六年只拿到了不到1.6万元利息,远低于预期。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没有白纸黑字的利息约定,再高的心理预期也得不到法律撑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然人之间借款对利息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条:
“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LPR标准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面对老赖,情绪激动可以理解,但在法律面前,冷静和证据才是王道。
✅记住三件事: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熟人借钱讲情义,法律底线不能弃。
一次看似“伤感情”的借条,可能正是未来保全尊严与财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下次再有人找你借钱,不妨笑着说:“行,咱先把手续办了,彼此安心。”这才是真正成熟的关系处理方式。
老赖借钱不还,我能要多少利息?利息算多了法院认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张口借两万,说好三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两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人也找不着了,更气的是,你去法院起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