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尾事故一定全责吗?交警没来前,这3点你必须搞清楚!

普法百科33秒前1

说到交通事故,十个司机里有八个最怕的就是“追尾”,一听到“被追尾”或者“我追了别人的尾”,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这下全责跑不掉。”但现实真有这么绝对吗?作为从业十几年的交通事故专业律师,我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明白——追尾≠全责,关键看这几点!

先说结论:追尾不一定全责,责任划分要看具体情形。

追尾事故一定全责吗?交警没来前,这3点你必须搞清楚!

咱们常见的误区是,以为只要后车撞了前车,那就是后车全责,这个想法在很多情况下是对的,毕竟《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实规定了“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简单说,你跟得太近、刹不住,那大概率得担责。

但!凡事都有例外。

前车突然急刹、恶意别车、甚至是停在路中间修车却没放警示牌,这时候如果后车躲闪不及发生碰撞,责任就不一定全在后车身上了,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一辆SUV在高速上正常行驶,前面一辆轿车因为吵架直接把车横在快车道上“堵气”,结果后车避让不及撞上去,表面上看是追尾,可最后交警认定前车负主要责任——因为它违法停车,严重影响交通秩序。

再举个例子:前车刹车灯坏了,晚上又没开双闪,后车根本看不到它减速,一头撞上去,这种情况下,虽然形式上是追尾,但前车也有过错,可能要承担次要甚至同等责任。

所以你看,定责不是靠“谁撞了谁”,而是看谁违反了交通规则、谁的行为对事故发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那交警是怎么判断的呢?一般会从四个维度综合分析:

  1. 行车记录仪视频——这是最关键的证据,有没有变道?前车是否无故急刹?后车是否分心驾驶?
  2. 现场痕迹——撞击角度、刹车印长度、车辆位置,都能还原事发瞬间。
  3. 证人证言——如果有其他车辆或行人看到过程,也很重要。
  4. 车辆技术状况——比如前车刹车灯是否正常、轮胎是否爆胎等。

特别提醒大家:出事故后别慌,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前后左右、地面标线、车牌号、仪表盘时间都要拍清楚。如果有条件,立刻打开行车记录仪备份视频,这些都可能成为你“翻盘”的关键证据。


以案说法|一场“看似全责”的追尾,如何逆转胜?

去年夏天,我的当事人李先生开车下班,在红绿灯路口等信号时,被后方一辆网约车追尾,对方司机当场报警,一口咬定李先生“突然刹车”,要求他全责赔偿。

但李先生坚称自己是正常停车,而且车速很慢,我们调取了他的行车记录仪发现:前车(李先生)早在5秒前就开始平稳减速,打了转向灯准备右转,而网约车不仅跟车过近,司机还在低头看手机导航!

更关键的是,路面监控显示,网约车在最后两秒才踩刹车,明显属于分心驾驶。

交警采纳了我们的证据,认定网约车司机未保持安全车距、驾驶时使用电子设备,负事故全部责任,李先生不仅不用赔钱,还通过保险公司拿到了车辆折旧补偿。

你看,差一点就被“惯例思维”坑了,如果不是坚持调证据、找专业律师介入,这锅可能就得背上了。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指出: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也就是说,法律从来没有说“追尾就一定是后车全责”,而是强调过错原则——谁有过错,谁担责;多个过错,按比例划分。


追尾事故的责任认定,从来不是“一刀切”,表面上看是后车撞前车,但背后可能藏着前车违规变道、急刹挑衅、故障停车不设警示,甚至是故意“碰瓷”,作为驾驶员,你要记住三句话:

  • 别迷信“惯例”,法律讲的是证据和事实。
  • 别怕事故,怕的是没留证据就认责。
  • 别轻易私了,尤其是对方态度强硬、不愿报保险的时候。

遇到追尾,冷静处理、保留证据、及时报警,必要时找专业律师介入,你的一个正确选择,可能省下几千甚至上万元的损失。

开车上路,守法是底线,懂法才是护身符。

追尾事故一定全责吗?交警没来前,这3点你必须搞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催收逾期贷款的心得,高效策略与应对之道
« 上一篇3分钟前
×
16
2025 11

追尾事故一定全责吗?交警没来前,这3点你必须搞清楚!

说到交通事故,十个司机里有八个最怕的就是“追尾”,一听到“被追尾”或者“我追了别人的尾”,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