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怎么算?别再被按面积收忽悠了,搞懂这几点才能不吃亏!
“以后房子多了要交房产税,一平米几十块,大户型直接吓死!”然后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数自家几套房、多少平,生怕哪天税务局上门催缴?先别慌——房产税到底怎么算,真不是简单“面积×单价”这么粗暴,今天咱们就掰...
姐妹们,今天咱们聊个特别实在、也特别重要的话题——产假工资到底该怎么算?
你辛辛苦苦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本该安心休养、好好带娃,结果一回头发现工资缩水一大截,甚至只发了个“基本工资”或“最低标准”,心里是不是瞬间凉半截?更离谱的是,有些公司还告诉你:“这是规定,就这么多。”

别急,先别认命,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清楚:你的产假工资,到底是谁说了算?法律怎么规定的?哪些钱你一分都不能少?
很多人以为,产假期间公司给点钱就行,反正也不上班,但你有没有想过:产假是国家法定的带薪假期,不是“施舍”,也不是“福利打折”。
我们来划重点:
那问题来了:工资到底按什么标准发?
这里必须强调一句:
👉产假期间的工资,应按照你产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也就是俗称的“原工资待遇不变”。
注意!这个“原工资”不是指你的底薪,而是包含奖金、津贴、补贴、绩效等在内的全部应发工资总和。
举个例子:
小王月均工资是1万2(底薪6000 + 绩效4000 + 津贴2000),公司如果只给她发6000的底薪,那就违法了!她有权要求补足差额。
现实中,产假工资有两种常见发放路径,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公司继续按你原来的工资标准给你打钱,之后去社保局申领生育津贴,这笔钱归公司,但如果生育津贴低于你原来的工资,差额部分必须由公司补上!
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但注意:
如果你的生育津贴比你平时工资低,比如你月薪1万,但当地生育津贴只核算到8000,公司照样得把2000的差额补给你!
📌 核心原则:产假期间收入不得低于产前水平,低了就是违法。
我接手过不少类似案件,发现很多女性在孕期、产期维权意识薄弱,吃了哑巴亏,下面这几个“雷区”,一定要避开:
还有更过分的:有的公司趁你休产假,悄悄调岗、降薪,甚至解除劳动合同……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违法!
我曾经代理过一位客户李女士,她在广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月薪14500元,生完孩子后休了178天产假(含奖励假)。
结果复岗后发现,过去几个月银行流水显示每月只到账9800元,她问HR,对方轻描淡写地说:“产假期间没有绩效,只能按基本工资发。”
我帮她调取了劳动合同、工资条和社保记录,发现公司确实长期按远低于实际工资的标准缴纳生育保险,我们随即向劳动仲裁委提起仲裁。
最终裁决:
✅ 公司需补发产假期间工资差额共计2万元;
✅ 同时支付因未足额缴社保造成的生育津贴损失;
✅ 李女士胜诉,公司还承担了仲裁费用。
这个案子让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金额大,而是因为她差点就接受了“就这样吧”的妥协。每一分钱,都是你应得的尊严。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8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第13条明确规定:
“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补足差额。”
其他省市也有类似细则,核心精神一致: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待遇不降。
姐妹们,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生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它关乎家庭、社会,更关乎每一个女性的基本权利,你愿意为生命付出时间和身体,但不该为此牺牲收入、地位和尊严。
请记住这几句话:
✅ 产假工资 = 产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含奖金、补贴、绩效)
✅ 生育津贴不够?公司必须补差!
✅ 遇到克扣、降薪、辞退?果断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 别怕麻烦,你的坚持,是在为自己、也为后来人铺路。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从不保护沉默的人,但永远站在有准备的你这一边。
如果你正在经历产假待遇被压低的情况,不妨先保存好工资条、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然后找个专业律师聊聊——一步行动,就能换来几个月的血汗钱。
你值得被温柔以待,更值得被法律守护。
产假工资怎么算?别被公司忽悠了,搞懂这几点才能拿全该得的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姐妹们,今天咱们聊个特别实在、也特别重要的话题——产假工资到底该怎么算? 你辛辛苦苦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本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