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手握证据却拿不回钱?三步教你强势追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借了;结果到期不还,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到,更气人的是,对方明明有车有房,日子过得比你还滋润,偏偏就是不还你那几万块,你说报警吧,...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亲戚说“周转几个月”,你没好意思拒绝,结果几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更气人的是,明明有借条、有转账记录,法院也判你赢了,可对方就是“穷得叮当响”——名下没房没车,工资也不见踪影,执行程序拖上一年半载,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急,作为执业十几年、处理过上百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律师,我今天就来告诉你:面对“千万老赖”,光靠法院判决远远不够,真正的反击,从执行开始!

很多人以为,只要拿到胜诉判决书,钱就能自动到账,可现实是,法院不是银行,它不会替你还债。判决只是“确认权利”,执行才是“兑现权利”,而很多老赖早就摸清了套路:提前转移财产、用他人名义买房买车、工资走现金或私人账户……等你申请执行时,他早已“合法破产”。
这时候,普通人往往束手无策:“法院都说查不到财产,我还能怎么办?”
别慌,法律留了后招——关键是你得会用。
别只盯着房产和银行账户,现在的老赖,早就学会“资产隐身术”。
怎么做?
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让律师去查对方的微信、支付宝流水,调取物业缴费记录、车辆进出记录,甚至查他孩子的私立学校缴费信息,一旦发现有“明显超出生活所需的消费”,就可以主张其具备履行能力,要求恢复执行或追究拒执罪。
我曾代理一个案子,对方声称月收入3000元,结果我们调出他半年内的滴滴打车记录、五星级酒店入住记录,加上孩子国际学校的学费转账,法院最终认定其“隐匿收入”,直接移送公安立案。
很多人觉得“失信名单”没啥用,其实大错特错!
一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老赖将面临:
更要命的是,很多老赖在外有面子、有生意往来,一旦上了名单,合作伙伴立马撤资,客户纷纷跑路。社会性死亡,往往是逼他还钱最有效的手段。
一定要主动向法院申请“限制高消费”和“纳入失信名单”,别等法院自己做——他们案多人少,你不催,这事就搁着。
这是最狠的一招,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七年!
什么算“有能力执行”?
只要你能提供证据,就可以向法院执行局提交“刑事自诉材料”,或者请求法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
效果立竿见影——很多老赖一听要坐牢,立刻主动联系你还钱,甚至愿意多付利息只求撤诉。
我的当事人张女士,借给前同事15万应急,对方写了借条,约定一年还清,结果到期后对方失联,张女士起诉获胜,但执行时发现对方名下啥都没有。
我们没有放弃,通过调查发现:
我们立即向法院提交线索,申请调查其配偶账户及资金流向,同时申请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
两周后,对方主动打电话求和解——原来他儿子正准备出国留学,签证被卡,航空公司也不卖机票,他一次性还清本金加利息共18万元,并额外补偿张女士10万元精神损失(双方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你看,老赖不怕法院,但怕“影响生活、影响家人、影响前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2条:
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不动产、车辆、股权等财产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3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义务的,法院可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
申请执行人可申请法院发出调查令,委托律师持令调查被执行人财产。
朋友们,借钱给别人,本质是信任;但面对老赖,光有信任远远不够,你得有手段、有耐心、更有法律武器。
记住三句话:
如果你现在正被老赖折磨,别再干等着法院通知。马上做三件事:
✅ 整理所有转账记录、聊天证据;
✅ 向执行法官提交财产线索;
✅ 考虑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启动调查与刑事追责程序。
钱,是你一分一分挣来的,不该因为一次心软,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软柿子”。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醒过来,行动起来,你的钱,值得被追到底。
老赖欠钱不还怎么办?手握借条也拿不回钱?律师教你三招反制绝招,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亲戚说“周转几个月”,你没好意思拒绝,结果几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