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借钱不还?老赖横行,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金融债务35秒前1

快过年了,家里等着用钱,亲戚朋友催着还款,可你自己借出去的钱呢?对方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装傻充愣,一句“等发了工资就还”拖了三个月还没影儿,更离谱的是,人家朋友圈天天晒旅游、发红包、吃大餐,就是不提还钱的事,这时候你心里是不是一股火直往上冲?想告他吧,又怕麻烦;不告吧,这钱眼瞅着就要打水漂。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年底借钱不还的“老赖”,到底该怎么治?

年底借钱不还?老赖横行,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先说个现实:年底是民间借贷纠纷的高发期,人情往来多,借钱应急也多,很多人碍于面子,口头一说就转了账,连张借条都没有,结果到了还款日,对方翻脸不认账,你说气不气?更有甚者,明明有钱,故意拖欠,把“我穷我有理”当成护身符,把你的善意当成软弱可欺。

但你要知道,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越沉默,对方越嚣张,你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是在纵容违法。

那怎么办?别慌,三步走,稳准狠。

第一步:收集证据,别再做“好人卡”先生。
转账记录、聊天截图、通话录音,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微信聊天,千万别删!哪怕对方说“兄弟放心,不会赖你”,你也得留着,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是你维权的子弹,如果当初没写借条,现在补一张也好——哪怕只是语音确认借款事实,也能成为关键证据。

第二步:正式催收,给对方最后一次机会。
发一条正式的书面催款通知,明确金额、时间、利息(如果有),并告知“若X日内未偿还,将依法追责”,可以微信发,也可以邮寄纸质版,这一步不仅是施压,更是为后续诉讼留下“已尽告知义务”的痕迹。

第三步:果断起诉,让法院替你出头。
别觉得打官司费时费力,现在基层法院推行“诉前调解+小额速裁”,几千到几万的案子,快则一个月就能出判决,一旦胜诉,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查他银行账户、冻结微信支付宝、列入失信名单,让他坐不了高铁、贷不了款、孩子上不了私立学校,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性死亡”。

对付老赖,温情脉脉没用,讲情分只会让自己受伤,法律才是你最硬的底气。


以案说法:
去年冬天,杭州的李姐借给同事小王2万元应急,说是过年回家买票用,结果年后小王不仅不还,还在朋友圈晒新手机、订酒店,李姐一开始不好意思催,后来实在没办法,在律师指导下整理了全部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起诉到法院,开庭那天,小王居然还嘴硬说“这是你自愿给的”,法官当庭调取了他的消费记录,发现借款后一周内就有5000多元娱乐支出,最终法院判令全额返还,并承担诉讼费,判决生效后,小王账户被冻结,单位hr也知道了这事,最后灰溜溜辞职走人,李姐拿回钱那一刻说:“我不是非要跟他撕破脸,但我不能让善良变成别人欺负我的理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明确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只要原告有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
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可依法纳入“老赖黑名单”,实施联合信用惩戒。


律师总结:
年底讨债难,难的不是法律途径,而是我们迟迟不愿迈出第一步,很多人宁愿自己憋着委屈,也不愿“伤和气”,可你要明白,真正的和气,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对老赖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借钱本是情分,还钱却是本分,当你手握证据、心怀正义,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别怕麻烦,别怕对抗,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一年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不该被无耻吞噬,拿起法律武器,不只是为了要回那笔钱,更是为了守住你做人的底线和尊严。

年底借钱不还?老赖横行,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劳务派遣工伤了,赔偿找谁要?钱能拿到手吗?
« 上一篇2分钟前
中银消费贷款逾期了怎么办?催收来了怎么应对?
下一篇 »30秒前
×
10
2025 11

年底借钱不还?老赖横行,你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快过年了,家里等着用钱,亲戚朋友催着还款,可你自己借出去的钱呢?对方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装傻充愣,一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