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催收合法吗?这些红线你必须知道!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我一串截图,全是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发来的催收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再不处理,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一条接一条,连睡觉都睡不安稳,他问我:“这算不算骚扰?...
好心借出去几千、上万块钱,当初说得好好的“下个月就还”“发了工资立马转你”,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最后连人都找不到了?心里憋屈又无奈,忍不住问一句:到底拖多久,才算“老赖”?
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不是讲大道理,而是从法律角度帮你理清一条清晰的底线:什么时候开始,那个“暂时困难”的朋友,已经变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赖。

首先得明确一点:“老赖”这个词虽然街头巷尾都在用,但它其实不是一个法律术语,真正的说法叫失信被执行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法院判决他该还钱,但他有能力还却拒不履行,法院才会把他列入“失信名单”,这时候,他才正式戴上“老赖”的帽子。
所以关键来了——光是“欠钱不还”还不够!必须经过法院判决+拒不执行这两个步骤,才能被定性为“老赖”。
举个例子:
你借给朋友3万元,约定三个月还,现在已经过去半年,对方一直推脱,这种情况下,他还不能直接被称为“老赖”,因为你还没走法律程序,你要先起诉,法院判他还钱,他还是不还,这才进入“老赖”认定流程。
当然不是!法律讲究的是及时维权。
很多人觉得“都是朋友,先忍忍”“金额不大,懒得打官司”,结果越拖越久,对方可能真的把钱花了、转移财产了,甚至人跑了,等到你想起诉时,执行难度大大增加。
记住一句话:逾期超过3个月,且催收无效,就应该考虑走法律途径了。
尤其是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更要提高警惕:
这时候,别说三个月,哪怕一个月没动静,你也该警觉了。
我们来梳理一下整个流程,让你看得明明白白:
走到第8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赖”。
这个过程快则几个月,慢则一年以上,但核心在于:你不告,就不会有判决;没有判决,就无法执行;没有执行,就谈不上“老赖”。
几年前,杭州的李先生借给老乡张某5万元做生意,当时写了借条,约好一年内还清,结果五年过去了,张某换了手机号、搬了家,还在朋友圈晒新车、旅游照。
李先生一开始碍于情面没追究,后来实在气不过,找到律师咨询,决定起诉。
法院受理后,依法缺席审判,判决张某归还本金加利息共6.8万元,判决生效后,张某依旧不理不睬。
李先生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到张某名下有一辆价值15万的SUV,却始终不肯交出车辆也不还款,法院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其一切高消费行为,并公开曝光。
更狠的是,张某因为上了征信黑名单,孩子报名国际学校被拒,自己也失去了晋升管理层的机会。
他说:“我以为拖着就行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会因为你装傻就放过你,也不会因为你拖延就自动消失。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下是几个关键条款:
也就是说,只要法院判了你还钱,你有钱却不还,那就等着被列入“老赖榜”吧。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想说的是:
借钱本身没错,错的是对人性判断失误后还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们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助,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法律才是最后的底线。
如果你正面临“借钱不还”的困扰,请记住这几句话: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常对当事人说的话:
你可以选择原谅,但前提是——对方值得;你可以选择宽容,但前提是——你不怕吃亏。
而当你决定不再沉默时,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本文由资深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具体法律建议,如遇实际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依法维权。
借钱不还多久才算老赖?别等朋友变债主,这些红线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好心借出去几千、上万块钱,当初说得好好的“下个月就还”“发了工资立马转你”,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