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和悔罪中止区别

普法百科1秒前1

一、犯罪中止和悔罪中止区别

犯罪中止与悔罪中止,在刑事法领域中是两个独特的概念,具有各自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首先,犯罪中止是指罪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愿停止犯罪或有效阻防犯罪结果的行为。

这表示,虽然罪犯已开始犯罪,但在犯罪未完成前,自行决定停止或成功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中止的特点在于,罪犯主观上有终止犯罪的决心,客观上采取了相应行动,并且该行为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相比之下,悔罪中止并非法律术语,可能指罪犯在犯罪后表达出的后悔之情或行为。

这种情况下,罪犯通常会深入反思自身行为,展现出改过自新之意。

悔罪中止不等同于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中止,因为它不包含在犯罪过程中主动停止或阻止犯罪结果的行为。

从时间角度看,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行为启动后、犯罪结果出现前。

而悔罪中止则可能在犯罪后的任意时刻出现,甚至在犯罪既遂后也可发生。

最后,在行为表现方面,犯罪中止要求罪犯不仅要在心理上有终止犯罪的决心,还需在实际行动中付诸实践。

而悔罪中止则更注重罪犯内心的忏悔之情以及外在的悔罪表现,例如、立功、赔偿受害者损失等。

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和犯罪中止有什么不同

1. 犯罪类型不同。

犯罪未遂在犯罪行为开始后出现;犯罪预备阶段无此情况;但犯罪中止需在罪行进行中主动放弃犯罪。

2. 未完成犯罪的原因有别。

犯罪未遂因行为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未能成功;而犯罪中止则是行为人自主决定停止犯罪。

3. 行为结果各异。

犯罪未遂以未达目的告终,即行为人未完成特定犯罪的所有构成要素,但未必无任何损害后果。

犯罪中止则要求行为人完全放弃犯罪。

4. 刑事责任轻重有别。

对未遂犯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中止犯,若未造成损失,应免予处罚;如已造成损失,则应减轻处罚。

以上是犯罪中止和悔罪中止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分享举报
逾期贷款必须上门催收?突然上门了怎么办?
« 上一篇20分钟前
×
08
2025 11

犯罪中止和悔罪中止区别

一、犯罪中止和悔罪中止区别 犯罪中止与悔罪中止,在刑事法领域中是两个独特的概念,具有各自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