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容易要钱难?遇到老赖不还钱,这三招教你强势追回血汗钱!
朋友开口借五千,说是“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微信不回、电话拉黑,最后连朋友圈都屏蔽你?更离谱的是,当初信誓旦旦说“我还能跑得了?”的人,现在真就“人间蒸发”了。 借钱时是兄弟,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一个月拖成一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装傻充愣,活生生上演一出“人间蒸发”,你心里憋屈吧?可又怕撕破脸、怕打官司费时费力——别急,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今天就掏心窝子告诉你:面对老赖,不是只能忍气吞声,更不是非要动手动粗,法律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武器库”。
先说句大实话:借钱不还,在法律上就是赤裸裸的违约行为,严重了还能构成诈骗,很多人觉得“金额小不值得告”、“熟人不好意思走程序”,结果一拖再拖,连证据都丢了,只要方法得当,哪怕几千块也能理直气壮地要回来。

那具体该怎么做?我总结了三个关键步骤,简单直接,照着做就行:
第一步:固定证据,别让“情分”毁了“法理”
别以为口头承诺有用,法律只认“白纸黑字”或“电子痕迹”,如果当初没写借条,现在也别慌——赶紧补救!你可以用微信发一条信息:“上次借你的8000块,你说年底前还,我现在手头也紧,能不能先还一半?”对方只要回复“知道了”“过两天转你”之类,哪怕没提具体金额,结合转账记录,也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支付记录一定要保存好,千万别删聊天记录!
第二步:正式催告,给对方最后的机会,也为起诉铺路
很多人催债就是一顿骂,结果把对方彻底激怒,聪明的做法是——发一份《催款函》,不用多复杂,写清楚借款时间、金额、约定还款日、至今未还的事实,最后注明“请于收到本函后7日内清偿,否则将依法追责”,可以邮寄(用EMS并保留底单),也可以通过微信发送(备注“催款函”),这一招看似温和,实则非常关键——它能证明你已尽到提醒义务,法院审理时会视为“催收事实”,对判决有利。
第三步:果断起诉,小额诉讼也能“快审快判”
别被“打官司很麻烦”吓住,现在法院有小额诉讼程序,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案子,一审终审、3个月内结案、诉讼费也就几十到一百来块,你只需要准备:身份证复印件、起诉状、证据材料(借条、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去被告户籍地或常住地法院立案就行,现在很多地方还能网上立案,动动手指就能搞定。
重点来了:一旦胜诉,对方还不还?法院会强制执行!查银行账户、冻结微信支付宝、列入失信名单(坐不了高铁、飞机)、甚至可能司法拘留,很多老赖不是真没钱,而是“装穷”,就等着你放弃,你一较真,他立马怂了。
以案说法:一张微信截图,帮我客户拿回3万块
我去年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张借给同事2.8万应急,当时微信说“周转两个月”,结果一年都没动静,老张抹不开面子,直到对方换工作失联才来找我,好在他保留了所有记录:当初的借款聊天、两次催款对话,还有银行转账凭证,我们立刻发出书面催告函,同时向法院申请小额诉讼,开庭那天对方没来,法院缺席判决支持全部诉求,执行阶段,法院查到他在某平台有定期收入,直接扣划到账,从立案到拿钱,不到两个月,老张后来跟我说:“早知道法律这么管用,哪用受这一年罪。”
法条链接,让你底气更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金钱给付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这些白纸黑字的法条,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律师总结:善良要有锋芒,讨债不是“求人”,而是“主张权利”
很多人觉得“要钱丢人”,其实恰恰相反——依法维权,才是对自己尊严的尊重,借钱不还的老赖,消耗的是你的信任,挑战的是社会规则,你不起诉,不是大度,而是纵容。
✅ 有借有还,天经地义;
✅ 证据为王,沟通留痕;
✅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别再犹豫,别再心软,该发声时就发声,该起诉时就起诉。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前提是,你得主动把它请进门。
借钱容易要钱难?老赖欠钱不还,三招教你合法追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一个月拖成一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