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怎么判?正当防卫踩过线会坐牢吗?
你有没有想过,明明是别人先动手打你,你还手把对方打伤了,结果自己反而被警察带走?更离谱的是,法院还判你有罪?很多人听到这种事第一反应是:“我保护自己也有错?”——这背后,很可能就是“防卫过当”惹的祸。...
被人欺负了,一时冲动还了手,结果对方受伤进了医院,警察找上门来说你涉嫌故意伤害?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委屈:“我明明是被欺负的那个,怎么反倒成罪犯了?”别急,这背后可能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法律概念——防卫过当。
今天咱们不讲法条堆砌,也不搞晦涩术语,就用大白话,把“防卫过当怎么判”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说清楚、讲明白,尤其是当你真的面临危险、出手自保时,怎么把握那个“度”,才不至于从“受害者”变成“被告人”。

很多人以为,只要别人先动手,我就可以全力还击,反正我是“正当”的,但现实不是武侠片,法律讲究的是“必要性”和“相当性”。
简单说,正当防卫成立的前提是:你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且手段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防卫可以,但不能“报复式反击”,法律保护的是“制止侵害”,不是“出气报仇”。
一旦被认定为防卫过当,虽然你有“防卫”这个前提,但依然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是依法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具体怎么判,法院会看几个关键点:
举个例子:
 小王深夜下班,被两个醉汉围住辱骂推搡,其中一人掏出折叠刀比划,小王情急之下抢过刀将对方刺伤致残,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认定小王属于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最终判三缓四(三年有期徒刑,缓期四年执行),甚至免于刑事处罚。
但如果小王在对方逃跑后追上去连捅数刀,那就很难洗脱“故意伤害”的嫌疑了。
还记得当年轰动全国的“昆山反杀案”吗?于海明被刘海龙持刀追砍,夺刀后反击致其死亡,当时全网都在问:“这算不算杀人?”
结果检察机关最终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为什么?因为:
这个案子成了中国司法史上标志性事件,也让更多人明白:法律不强求人在生死关头冷静如AI,它允许人在危急时刻有合理的恐惧和过度反应,只要整体符合防卫逻辑,就不该苛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侵害行为,对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注意最后一款!这就是所谓的“特殊防卫权”——面对严重暴力犯罪,哪怕你把人打死了,只要是在防卫过程中,法律直接豁免你的责任。
作为执业多年的刑事律师,我想告诉你:正当防卫不是你想用就能用,但也不是你想躲就躲得掉的。
关键在于三个字:时间点。
 防卫必须发生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事前预防不算,事后报复更不算,你得证明那一刻,你是真的在“保命”或“止损”,而不是借机泄愤。
如果你真的遭遇暴力,记住几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不会让好人含冤,也不会纵容坏人借“防卫”之名行伤害之实。
 你若光明,法律自会为你撑腰;你若越界,再委屈也难逃责任。
懂点法,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防卫过当怎么判?正当防卫和打过头到底差在哪?,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被人欺负了,一时冲动还了手,结果对方受伤进了医院,警察找上门来说你涉嫌故意伤害?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委屈:“我明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