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一年,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别慌!律师教你这几步
“哎呀,律师,我这心啊,扑通扑通的,跟揣了个兔子似的!” 这是我最近接到的一个咨询电话里,当事人小张(化名)跟我说的第一句话,一问才知道,一年前他手头紧,在网上借了一笔款,后来生意失败,实在还不上,就...
最近有个朋友急匆匆地找我,电话一接通就带着哭腔:“律师,我贷款晚还了两个月,天天收到催收短信,可前天居然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说要起诉我?这合理吗?我只是暂时困难,怎么就成被告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紧,这种情况其实不少见,但很多人对“贷款逾期→短信催收→被起诉”这个链条完全没概念,等到收到法院文书才开始慌,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应对时机。

今天我就来掰开揉碎讲清楚:从你第一笔逾期开始,到被正式起诉,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有哪些权利?又该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晚几天还钱嘛,银行又不是没钱。”可现实是,一旦你逾期,尤其是超过30天以上,金融机构就会启动内部催收流程,初期可能是客服电话、短信提醒,语气还算温和;但随着逾期时间拉长,可能就会转给第三方催收公司。
这时候你收到的短信,内容可能五花八门——有的写着“将上报征信”,有的直接说“已移交法务部门处理,准备诉讼”,这些话听着吓人,但你要知道:发短信本身不违法,但如果内容带有威胁、侮辱或频繁骚扰,那就越界了。
关键点来了:短信催收 ≠ 已经起诉。
 真正让你成为“被告”的,是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和《民事起诉状》副本,只有看到这些文件,才说明对方真的走上了司法程序。
银行或网贷平台也不是闲着没事干去打官司,起诉是有成本的,律师费、诉讼费、时间精力一样不少,但他们之所以选择起诉,通常是因为:
被起诉≠你一定会坐牢,绝大多数情况属于民事债务纠纷,不涉及刑事责任(除非你恶意骗贷、伪造资料等)。
如果你已经收到法院传票,千万别做这几件事:撕掉、无视、躲着不见,正确做法是:
✅第一步:冷静核实信息真假
 先确认是不是真法院发的,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或拨打12368查询案号、承办法官、开庭时间,谨防诈骗!
✅第二步:尽快联系原告协商
 在开庭前,主动联系银行或平台,表达还款意愿,争取达成“调解协议”,很多时候,法院会组织调解,只要你愿意分期还,对方很可能撤诉或接受和解。
✅第三步:准备好证据材料
 包括你的借款合同、还款记录、收入证明、困难情况说明(如失业、生病等),如果有催收人员言语恐吓、爆通讯录的行为,保留录音、截图,可在法庭上提出反制。
✅第四步:按时出庭,不要缺席
 缺席判决对你极为不利!哪怕还不上钱,也要去法庭说明情况,法官会考虑你的实际履行能力,甚至可能帮你压降利息。
小李去年因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累计逾期3.8万元,催收短信每天十几条,最狠的一条写着:“再不还钱,明天法院见!”他吓得把手机关机,结果两周后真收到了法院传票。
所幸他来找我咨询,我们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提交了失业证明和低保材料,并拟定了一份三年分期还款计划,最终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本金分36期还清,免去全部罚息和违约金,案件以“调解结案”告终,未留下强制执行记录。
你看,只要积极面对,就有转机,怕的是逃避和沉默。
特别提醒:即便你欠钱,催收也不能突破法律底线,如果遭遇“轰炸式短信”“冒充公检法”“群发亲友”等行为,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严重者可报警处理。
说到底,贷款逾期不是世界末日,但它是一场与时间和规则赛跑的游戏。发短信只是前奏,被起诉也不等于败局已定。真正决定结局的,是你在关键时刻的选择——是继续逃避,还是勇敢面对?
记住三句话:
如果你现在正站在这个十字路口,请深呼吸,拿起手机,打第一个电话,迈出第一步。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给你留了出路,就看你愿不愿意走。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案例与实务经验,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被发短信催收,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别慌,先搞懂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最近有个朋友急匆匆地找我,电话一接通就带着哭腔:“律师,我贷款晚还了两个月,天天收到催收短信,可前天居然收到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