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老了真的能不要养老金吗?
大家好,我是律师老陈,今天咱们聊一个挺现实的话题:有些人觉得,社保每个月扣那么多钱,还不如自己攒着投资,甚至干脆不交,等老了也“不稀罕”那点养老金,听着挺硬气,但这事儿真能这么简单吗?咱今天就掰扯掰扯...
老张今年50岁,最近总在工友群里听到这种说法:“社保交不交无所谓,反正熬到60岁就能领低保!”这话听着挺诱人——毕竟每个月省下一笔社保费,眼下能多喝几杯酒、多抽几包烟,但这种“放弃社保等低保”的想法,简直是踩着钢丝过河,一不小心就会跌进养老的坑里,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社保不交,到底几岁能拿低保?
首先得明白:低保和社保完全是两套系统,社保是“年轻时缴费、老了领待遇”的养老保险制度,而低保全称“最低生活保障”,是针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济,换句话说,社保是“自助餐”,低保是“救济粮”。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年龄到了就能领低保”,实则大错特错。低保的申请核心条件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而非年龄,即使你年满60岁,但如果子女有赡养能力、本人有存款或房产,大概率不符合低保条件,例如某地低保标准为每月800元,若你的子女月收入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申请很可能被驳回。
年龄只是门槛,经济困境才是关键
目前我国低保申请年龄虽与退休年龄挂钩(一般男性60岁、女性50岁),但年龄从来不是申请低保的唯一审核标准,审批时会综合评估家庭收入、财产、子女赡养能力甚至地方政策,例如北京2023年规定,申请低保需同时满足收入低于1320元/月且家庭财产低于15万元。
低保待遇远低于养老金,仅够“饿不死”
2023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615元,城市平均约740元,而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已超3000元。选择“弃社保等低保”,相当于用生存标准替换养老标准——前者勉强维持温饱,后者却可能支持体面生活。
动态审核机制可能让低保“随时消失”
低保实行年度复核甚至季度复核,一旦申请人家庭收入超过标准(例如子女开始工作、临时获得救助款),待遇立即终止,而养老金只要活着就能一直领取,且每年同步增长。
社保尽量不断缴
哪怕按最低基数缴纳职工社保,或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就具备领取养老金的资格。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未来养老金水平越高。
特殊情况下可申请社保减免
若确实经济困难(如失业、残疾),可向当地社保局咨询4050政策、灵活就业人员补贴等,部分地区可减免60%以上的社保费用。
谨慎评估低保申请条件
若因疾病、残疾等原因陷入困境,可携带身份证、收入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材料向街道/乡镇提出申请,但需提前测算家庭总资产是否符合标准。
社保是“主动盾牌”,低保是“最后防线”,指望放弃社保转而依赖低保,无异于赌博式养老——不仅待遇水平天差地别,更可能因政策审核而失去保障。养老规划没有捷径,持续缴费才是对抗风险的最优解,与其纠结“几岁能拿低保”,不如现在就去社保局查查自己的缴费年限,踏出养老规划的第一步。
(注:本文依据2023年政策撰写,具体标准以各地最新规定为准)
不交社保,老了真能靠低保过日子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张今年50岁,最近总在工友群里听到这种说法:“社保交不交无所谓,反正熬到60岁就能领低保!”这话听着挺诱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