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假警会怎样?一时冲动可能换来牢狱之灾!
你有没有过这种念头——“我就是想吓唬他一下”“警察来了他就老实了”“反正也没真出事,打个电话能咋样?” 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但我要告诉你:报假警,不是开玩笑,更不是情绪发泄的工具,它是一把双...
跟邻居吵翻了天,气不过,顺手打个110说他家藏毒?或者感情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一怒之下报警说对方要杀人?听着好像只是“出口气”,但你可知道——这一个电话,可能让你从受害者变成犯罪嫌疑人。
别觉得夸张,在现实生活中,真有人因为一时情绪失控、图个“吓唬吓唬”,结果一脚踩进法律的雷区,轻则被拘留罚款,重则被判刑坐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报假警到底会面临什么后果?哪些行为算“假报警”?又该如何避免因冲动毁掉自己的人生?

就是明知没有真实警情,却故意向公安机关谎报案情,让警方投入人力物力去调查处理,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可能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这些都不是“小事”,而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
很多人以为:“我又没真的伤人,不就是说了句谎话嘛?”错!法律不会因为你“没动手”就网开一面。
根据情节轻重,报假警可能面临三种处罚:
这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如果你报假警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警方查实后一般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你进行处罚。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位女生和男友分手后不甘心,打电话报警说前男友在家私藏枪支,警方出动特警小队破门而入,结果发现全是谎言,她最后被行政拘留12天,还上了派出所的“重点关注名单”。
如果谎报警情造成了严重后果,比如引发大规模社会恐慌、导致公共资源严重浪费、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失,那就不是拘留那么简单了,可能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甚至是寻衅滋事罪。
一旦定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举个例子:有人为了逃避上班,在地铁站谎称“有炸弹”,导致整条线路停运两小时,疏散上万人,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法院最终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你以为坐完牢就完了?不一定,如果因为你的虚假报警,导致他人被误抓、名誉受损、经济损失,你还得赔钱!
比如有人谎称同事贪污,公司立即停职调查,结果查无实据,这位同事可以起诉你侵犯名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和误工费。
去年我在杭州代理一起案件:当事人小李和朋友喝酒吹牛,说自己“刚干了一票大的”,朋友当真报了警,警察上门核查时,小李为了逞能,竟然顺着说:“对,我刚抢劫完回来。”
警方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调取监控、布控抓捕……整整忙活了一夜,才发现是酒后胡言,但此时已造成恶劣影响,案件被移交检察机关。
小李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法院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他后来哭着跟我说:“我就随口一说,谁能想到他们当真啊……”
你看,法律从来不跟你开玩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想真诚地告诉你:110不是情绪出口,更不是报复工具,它是一道守护千万家庭安全的生命线,每一次无效报警,都可能耽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你可以生气,可以委屈,可以无助,但请记住——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唯独不能用违法来“解气”。
如果你正处在情感纠纷、邻里矛盾或心理压力中,不妨试试这些合法途径:
真正的勇敢,不是逞一时之快,而是在情绪翻涌时,依然选择守住法律的底线。
下次想拨110之前,请先问自己一句:
我是真的需要帮助,还是只想吓唬谁?
这一秒的冷静,或许能救下未来的自己。
—— END ——
报了假警会怎样?一时冲动可能换来牢狱之灾!,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跟邻居吵翻了天,气不过,顺手打个110说他家藏毒?或者感情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一怒之下报警说对方要杀人?听着好像...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