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逃逸怎么处罚?一走了之真的能躲过去吗?
说到“撞人逃逸”,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哎呀,一时慌了神,没想那么多就跑了。”可现实是,这一脚油门踩下去,可能不只是赔钱那么简单,甚至会把自己送进牢房,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而是用大白话、走...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晚上开车回家,不小心蹭了辆车,心里一慌,四下无人,干脆一脚油门跑了?或者更糟,对方车损明显,但你还是选择了“消失”?别以为没人看见就万事大吉,撞车后逃逸,可不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么简单,而是直接把自己送进了法律的雷区。
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撞车逃逸到底怎么处罚?你以为的小事,可能变成大事;你以为的侥幸,可能换来一辈子的悔恨。

先说清楚概念,很多人以为只有“撞死人跑了”才算逃逸,其实不然,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只要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未依法履行报警、救助、保护现场等义务,擅自离开事故现场,就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哪怕只是轻微剐蹭,哪怕对方车辆没人,哪怕你只是倒车时碰到了花坛……只要你没留下联系方式、没报警、没等交警处理就开走,都有可能被认定为“逃逸”。
记住一句话:发生事故,不怕小,就怕跑,一跑,性质就变了。
很多人觉得:“我又没伤人,就是蹭了一下,赔钱不就完了?”错!一旦被认定为逃逸,行政处罚和刑事后果都会升级。
也就是说,一次逃跑,可能让你三年开不了车,对于靠车吃饭的人来说,比如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这简直是职业生涯的“死刑”。
保险公司会以“逃逸”为由,拒绝商业险理赔,这意味着,哪怕你买了三者险、车损险,一旦逃逸,所有损失都得自己掏腰包。
举个例子:你撞了一辆宝马,定损8万,你逃了,保险公司不理赔,这8万全你出,本来可能只赔3万,现在翻倍不止。
如果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原本可能只是“交通肇事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逃逸,刑期直接跳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如果因逃逸导致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刑期可达七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
这不是吓唬你,是白纸黑字写在刑法里的。
2022年,浙江温州发生一起夜间追尾事故,一辆轿车追尾前方货车,导致货车司机轻微受伤,轿车司机张某下车查看后,发现对方车损不大,自己又喝了点酒,害怕被查酒驾,便趁夜色逃离。
结果,货车司机报警,警方通过监控48小时内锁定张某,经查,张某不仅构成逃逸,还涉及酒驾(血液酒精含量达20mg/100ml,属饮酒驾驶)。
张某事后哭着说:“我就想快点回家,没想到这一脚油门,把我家底都赔进去了。”
你看,一次冲动,换来的是金钱、自由、信誉的全面崩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记12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
驾驶人逃逸的,保险公司仅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商业险则完全免责。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交通案件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胆怯、心存侥幸,选择逃逸,最后付出远超事故本身的代价。
我想告诉你的是:发生事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对。
正确的做法很简单:
承担责任不是软弱,而是成熟;逃避问题不是聪明,而是愚蠢。
你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而法律,从不会因为你的“不知道”或“一时糊涂”而网开一面。
下次如果你不小心撞了车,请深呼吸,稳住方向盘,—停下车,打个电话,面对它。
那才是对自己、对他人、对法律最大的尊重。
撞车逃逸怎么处罚?一走了之后果有多严重?,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晚上开车回家,不小心蹭了辆车,心里一慌,四下无人,干脆一脚油门跑了?或者更糟,对方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