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协议,就可以免除赡养义务?
子女赡养父母是一种法律义务,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父母已经与一名子女签订赡养协议,其余子女的赡养义务是否可以免除呢?案情简介2002年,刘某与弟弟妹妹在亲属们的见证下签订了一份父母赡养协议,...
一、诈骗从犯是否可以免除处罚
诈骗从犯有可能免除处罚。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诈骗从犯免除处罚需符合特定条件。若从犯在犯罪中所起作用极小,仅为犯罪提供了轻微辅助,如仅帮忙传递无关紧要的物品,且未参与犯罪实施与谋划,可能会被考虑免除处罚。
若从犯在犯罪过程中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可能被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立功则包括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
此外,若诈骗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规定不构成犯罪的,从犯也可免除处罚。例如,诈骗金额未达到当地的立案标准,且从犯情节轻微。不过,是否免除处罚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由司法机关综合判断。
二、诈骗犯罪的主从犯怎么认定
认定诈骗犯罪主从犯,可从以下方面判断:
首先,从组织指挥作用看,在诈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通常为主犯。比如发起犯罪意图、制定犯罪计划、安排分工等,这类人对犯罪进程和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例如,在一个诈骗团伙中,某人组织人员、分配任务,协调各环节实施诈骗,其就是主犯。
其次,从实际参与程度判断。积极参与诈骗实行行为,且对犯罪完成起关键作用的,一般是主犯。如直接与被害人接触,实施虚构事实、骗取财物等行为。而参与程度低,仅从事辅助或次要工作的,多为从犯。像负责望风、传递信息等。
再者,从获利情况分析。主犯往往在犯罪中获利较多,因为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大。从犯获利通常较少,可能仅获得少量报酬或好处。
最后,看对犯罪结果的影响。主犯的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直接、主要的因果关系。从犯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
总之,认定诈骗犯罪主从犯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准确区分,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三、诈骗金额10万能判多少年
诈骗金额10万的量刑需依据具体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定。按照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对于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不过,量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若存在自首情节,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有立功表现的,也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如果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反之,若诈骗对象为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或者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可能会从重处罚。所以,诈骗10万具体判多少年,要结合具体案情判断。
以上是关于诈骗从犯是否可以免除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一、诈骗从犯是否可以免除处罚 诈骗从犯有可能免除处罚。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