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外卖怎么做执照?没证被查了怎么办?

普法百科34秒前1

你以为的“小打小闹”,在法律眼里就是“无证经营”

先说结论:只要是对外销售食品,不管你是发朋友圈、微信群接单,还是通过外卖平台挂链接,哪怕只做十几单,都属于食品经营活动,必须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

很多人误以为“在家做饭不等于做生意”,但法律看的是“行为本质”——你收钱了,别人付钱买你的饭,这就是交易,而一旦涉及食品交易,就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的基本要求。

家庭式外卖怎么做执照?没证被查了怎么办?

更关键的是,家庭厨房根本不具备食品经营许可的硬件条件,比如没有专用的清洗消毒区、生熟分区、防蝇防尘设施,甚至燃气和排污都不符合商用标准,一旦出事,轻则被举报查封,重则引发食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想合法做家庭外卖?三条路,选对才稳当

别急着关火收摊,其实有合法路径!关键是要“对号入座”,根据你的规模和方式选择合适的方式:

申请“小餐饮登记证”(适合小微经营者)

很多城市推出了“小餐饮备案”或“小餐饮登记证”制度,门槛比正式餐饮许可证低,比如在浙江、广东等地,只要厨房面积小于50㎡,有基本卫生条件,就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局申请备案。
优点:流程简单,成本低,适合月收入几千到一两万的家庭经营者。
注意:仍需固定场所(不能是纯住宅),且不能制售冷食、生食等高风险食品。

入驻“共享厨房”或“中央厨房+配送”模式

如果你不想改住宅性质,可以考虑租用合规的共享厨房(也叫“云厨房”),这些场地已经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你只需以个体户名义入驻,借用他们的资质进行加工和出餐。
优势:合法合规,还能上美团、饿了么等平台。
提醒:一定要签正式协议,明确责任归属,避免“挂靠”变“背锅”。

转型为“预包装食品”销售

如果你做的饭菜适合冷冻保存,比如包子、饺子、卤味,可以走“预包装食品”路线,注册个体户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加上“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限预包装食品)”,然后把食物密封包装、贴标签(含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就能合法线上售卖。
重点:必须是“预包装”,不能是现做现送的“热食外卖”。


以案说法:张姐的“私房菜”被罚8000元,只因少了这一纸证明

张姐在杭州某小区做私房菜两年,靠口碑积累了300多人的客户群,每月收入近2万元,她一直觉得“邻里互帮,谈不上生意”,直到有一天,一位顾客吃完后腹泻,拨打12315投诉,市监局上门检查,发现她无证经营、厨房脏乱、无食品留样,最终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22条,处以罚款8000元,并责令停止经营。

更麻烦的是,她之前用个人账户收钱,被税务部门追查,补缴了半年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张姐后悔地说:“早知道花两千块办个证,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大。”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感情归感情,法律归法律,食品安全无小事,合规才是长久之道。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碰不得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从事无证无照经营。
  • 《电子商务法》第十条:利用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也就是说,哪怕你在微信卖饭,也属于“电子商务”范畴,必须登记!


律师总结:别让“热爱”变成“违法”

我接触过太多家庭创业者,他们用心做菜,靠手艺吃饭,本该被尊重,但正因如此,才更要保护自己,一张执照不只是“形式”,它是对你食材来源、加工环境、责任承担的法律背书。

我的建议很直接

  1. 别再抱着“没人管”的侥幸心理;
  2. 小规模起步的,优先申请小餐饮备案或转做预包装食品;
  3. 想做大品牌的,尽早注册个体户或公司,合规运营;
  4. 已被查的,第一时间停止经营,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理。

合规不是束缚,而是让你的“小事业”走得更远的护甲,毕竟,我们追求的不只是今天的订单,而是能安心端上十年、二十年的那碗热饭。

你用心做的每一餐,都值得被合法地看见。

家庭式外卖怎么做执照?没证被查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收到贷款平台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被套路越陷越深
« 上一篇6分钟前
×
22
2025 10

家庭式外卖怎么做执照?没证被查了怎么办?

你以为的“小打小闹”,在法律眼里就是“无证经营” 先说结论:只要是对外销售食品,不管你是发朋友圈、微信群接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