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金额多少够刑事犯罪
一、诈骗金额多少够刑事犯罪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分别对应“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情况下,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
一、诈骗金额多少算上诈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算构成诈骗罪。不过,此标准并非绝对统一,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除了数额标准,即便诈骗金额未达上述标准,但具有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等情形的,也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诈骗行为,如电信网络诈骗,根据规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即应认定为“数额较大”,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不仅要看诈骗金额,还需综合考量犯罪行为、犯罪情节等多方面因素。
二、诈骗立案后还会判刑吗
诈骗立案后是否判刑,需依据具体案情判断。立案只是刑事诉讼的起始,代表案件进入司法程序调查。
若经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有充分证据证明实施诈骗行为,且达到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法院会依法判刑。诈骗罪构成要件包含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物的行为,且数额达到立案标准。
但存在几种不会判刑的情况。一是证据不足,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依据原则,不会判刑。二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检察院可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判刑。此外,若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法定情形,也不会判刑。
总之,诈骗立案后不一定会判刑,最终结果取决于证据、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多种因素。
三、诈骗亲属可以不判刑吗
诈骗亲属并非一定不判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这是考虑到亲属间的特殊关系和社会伦理因素,若亲属基于亲情等原因选择谅解,司法机关可从宽处理,不将其认定为犯罪。
然而,若诈骗行为情节恶劣,即使是诈骗亲属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诈骗数额巨大、造成亲属生活严重困难或精神受到极大伤害等情况,司法机关会依法进行审判。此外,若亲属虽谅解,但犯罪行为已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也可能会判刑。
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亲属案件,会综合考量诈骗金额、手段、亲属态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以确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及量刑轻重。
以上是关于诈骗金额多少算上诈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一、诈骗金额多少算上诈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算构成诈骗罪。不过,此标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