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网络诈骗罪怎么判
一、单位网络诈骗罪怎么判 单位实施网络诈骗犯罪,以诈骗罪定罪处罚。量刑主要依据诈骗数额及犯罪情节。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
一、帮助网络诈骗罪判多少年
帮助网络诈骗通常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判断是否“情节严重”,司法实践中主要考量: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
具体量刑会结合案件具体情节,综合考虑帮助行为的性质、作用、危害后果等因素。
二、会更改为吗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更改为诈骗罪,但存在被认定为诈骗罪共犯从而按诈骗罪定罪处罚的可能。
帮信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若行为人仅为他人犯罪提供技术、支付结算等帮助,主观上没有与诈骗分子形成共同诈骗故意,通常以帮信罪论处。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仅提供了帮助行为,而且与诈骗分子有通谋,对诈骗行为有认知且积极参与其中,具有共同诈骗的故意,那么其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如何定性,需要依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三、帮家长代缴学费算诈骗吗
帮家长代缴学费是否算诈骗,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若代缴费人主观上无非法占有目的,在获得家长明确授权后,将款项如实交给学校,这属于正常的委托代理行为,不算诈骗。比如家长因忙碌,委托亲戚帮忙转账交学费,亲戚按要求完成操作,就不存在违法问题。
但如果代缴费人以代缴学费为幌子,将家长交付的学费据为己有,且有非法占有故意,就可能构成诈骗。比如有人谎称能帮忙代交学费,收取家长费用后挥霍,不向学校缴纳,还编造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归还,这种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诈骗,关键看行为人主观意图和实际行动。一旦认定构成诈骗,达到一定数额标准,就会面临刑事处罚。
以上是关于帮助网络诈骗罪判多少年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一、帮助网络诈骗罪判多少年 帮助网络诈骗通常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