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马上花逾期1年,我差点被逼到绝路!法律真的拿它没办法吗?
“哥们儿,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没把‘众安马上花’的合同条款逐字看完!” 电话那头,老张的声音沙哑又疲惫,一年前,他因为临时资金周转不开,在众安马上花借了一笔钱,本以为只是短期周转,没想到疫情反...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搬家后收到一笔“天价”水费单,或者准备卖房过户时,物业突然甩出一张“历史欠费清单”,说你家三年前就欠了两千多块水费?更离谱的是,你自己压根不知道这事儿,别以为我在编故事,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真不少见。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暗藏风险的生活细节:怎么查水费?为什么一定要定期查?查不到怎么办?如果因为水费问题影响征信甚至被起诉,又该如何应对?
很多人觉得,水费嘛,每个月自动扣就行了,反正也不贵,哪用得着专门去查?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自动”俩字上,一旦系统漏报、账户异常或地址变更没及时登记,你就可能陷入“不知情欠费”的陷阱。
那到底该怎么查?
线上查最方便(推荐)
大多数城市的水务集团都开通了官方App或微信公众号,比如北京的“北京水务”、上海的“上海供水”、广州的“广州自来水”,你只需要:
电话查询也靠谱
直接拨打当地自来水公司的客服热线(一般是区号+96开头的号码),提供户主姓名和地址,工作人员会帮你查,记得录音留证,以防沟通出问题。
线下营业厅最权威
如果你是老年人,或者对手机操作不熟,直接去最近的水务营业厅,带上身份证和房产证复印件,工作人员可以打印完整的历史账单。
⚠️ 特别提醒:租房的朋友尤其要注意!很多人退租时以为房东会处理完所有费用,结果几年后发现水费还挂在自己名下,影响征信不说,还可能被追责。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打算把名下一套老房子卖掉换学区房,一切流程顺利,买家都付了定金,结果在过户当天被住建部门拦下:“该房屋存在公共服务欠费,暂不可交易。”
一查吓一跳——从2019年到2022年,累计欠水费2876元,滞纳金加起来快一千了,问题是,这套房她早就出租出去了,租客搬走时也没结清水费,而水务公司一直按房产登记信息追缴,没通知她本人。
更糟心的是,这笔欠费已经被上报到城市信用信息平台,影响了她的个人征信,银行得知后,暂停了她新购房屋的贷款审批。
我们介入后,第一时间调取了租赁合同、水电交接单和租客的联系方式,证明实际使用人是第三方,最终通过行政申诉和民事追偿,成功将责任转移,并撤销了不良记录,但整个过程耗时三个月,差点耽误孩子上学。
你看,一个小小的水费问题,竟能牵扯出产权、信用、交易三大雷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规定:
“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涉及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应由实际使用人承担;若登记户主未及时申报变更,登记户主可先行承担后再向实际使用人追偿。”
《城市供水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
“用户应当按时缴纳水费,逾期不缴纳的,供水企业有权按规定收取滞纳金;情节严重的,可停止供水,并依法追偿损失。”
这意味着:你是户主,你就得先兜底;但你可以事后找真正用水的人算账。
说到底,查水费从来不只是“看看用了几吨水”这么简单,它是一次对自己财产权益的例行体检,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务必养成定期核查的习惯:
我建议大家:每季度花5分钟登录一次水务平台,查一次账单。就像你会定期查信用卡账单一样,把它变成一种生活仪式感。
别等到房子不能过户、贷款被拒、催收电话打上门才后悔:“早知道就查一下了。”
真正的法律智慧,不在于打官司赢多少,而在于提前避开那些本可避免的坑。
水费虽小,责任不小。
一次查询,可能就帮你省下几千块、几个月时间,甚至保住一次人生转折的机会。
就打开手机,搜一下你所在城市的供水公众号吧。
你的未来,值得这份细心守护。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搬家后收到一笔“天价”水费单,或者准备卖房过户时,物业突然甩出一张“历史欠费清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