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火气一上来,可能就动了手。但你知道吗?一拳一脚下去,万一造成了轻伤,那性质可能就变了,不再是简单的民事纠纷,而是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故意伤害罪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 简单说,就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里的“故意”,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还这么做了。 什么是“轻伤”? 这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擦破点皮,流点血”...
先说结论:打警察,不是“能不能判刑”的问题,而是“判多久”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构成“袭警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警察人身安全的,最高可判七年。
注意关键词:“正在依法执行职务”,也就是说,警察必须是在正常执法过程中,比如查酒驾、处理纠纷、抓捕嫌疑人、维持秩序等等,如果你对着一个下班路上穿便衣的警察骂两句,那不构成袭警;但如果你在交警拦你查车时一把推开他,哪怕你觉得他态度不好,也极可能被认定为袭警。
现实中,很多案子都是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酿成大祸。
这些行为,看着“小事”,但在法律眼里,全是红线,更扎心的是,一旦定罪,不仅面临牢狱之灾,还会留下犯罪记录,影响子女考公、参军、政审——这一拳,可能毁掉的不只是自己,还有一整个家庭的未来。
法院判案时,不会看你“是不是喝多了”“是不是一时冲动”,只看事实和后果,哪怕对方没受伤,只要你有主动攻击行为,比如推、打、踢、抓,都可能被认定为“暴力袭击”。
去年浙江有个案子,挺典型,男子张某酒后骑电动车被交警拦下,因拒绝配合呼气检测,与现场执勤民警发生争执,情绪上头后,他突然抬手一巴掌扇在民警脸上,还踹了对方一脚,整个过程不到十秒,但被执法记录仪完整拍下。
事后,张某清醒过来后悔得直跺脚,说自己“喝多了,不是故意的”,可法院审理认为:民警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张某明知其身份仍实施暴力行为,构成袭警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
注意,是“缓刑”——意味着他不用立刻坐牢,但接下来两年要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再犯任何错,立刻收监,而且案底终身留存,他儿子正准备报考警校,政审直接卡住,一家人悔不当初。
你看,一巴掌换来的,是自由受限、家庭受阻、前途尽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人民警察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相关规定: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即便未构成犯罪,也可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换句话说:打警察,轻则拘留罚款,重则判刑坐牢,没有中间选项。
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刑事律师,我见过太多因一时冲动而付出惨痛代价的当事人,他们中不少人文化不低、工作体面,就因为那一刻“没忍住”,把自己推进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我想告诉你的是:警察不是你的对立面,他们是规则的执行者,你可以质疑执法方式,可以事后申诉、投诉、申请复议,但绝不能用暴力对抗公权力。
面对执法,记住三句话:
法律从不鼓励以暴制暴,它保护的是秩序,也守护每一个公民的理性。
那一拳打出去的瞬间,你失去的,可能是整整几年的人生。
请务必告诉自己和家人:遇警执法,克制情绪,尊重法律,平安回家。
毕竟,最好的判决,是从来不需要上法庭。
打警察怎么判刑?一拳下去,人生可能就进去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先说结论:打警察,不是“能不能判刑”的问题,而是“判多久”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